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七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时素质3.docx
文件大小:17.9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6
总字数:约4.49千字
文档摘要

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七年级体育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时素质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素质3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挑战自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4.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运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训练,运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力量和耐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集体项目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需要进一步培养,以适应更高难度的运动挑战。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纪律性有待加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课程学习上,学生对素质训练类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对于新技能的掌握速度较慢,需要教师耐心指导。此外,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进行一些高强度或高风险的运动项目时,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七年级体育下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素质训练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展示正确动作要领的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必要的运动器材,如哑铃、跳绳、篮球等,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专门的练习区域,划分小组讨论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和互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运动员进行素质训练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训练场景和动作要领。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素质训练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素质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学生回答: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对素质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讲解素质训练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教学重点:强调素质训练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

a.素质训练的定义和作用(5分钟)

b.常见的素质训练项目及方法(5分钟)

c.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5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一:分组进行跳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素质训练带来的身体变化(5分钟)

2.练习二:邀请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素质训练项目,互相点评和交流(5分钟)

3.练习三:进行分组接力跑,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素质(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一:素质训练有哪些好处?

2.提问二:在进行素质训练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示范:教师现场展示素质训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2.学生提问:学生就素质训练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素质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身体素质。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素质训练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素质训练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2.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以及自己在素质训练方面的困惑和需求。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紧扣教学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实现教学双边互动。

拓展与延伸

1.《运动与健康》杂志中的相关文章,介绍不同类型的素质训练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2.《体育科学》期刊中的研究论文,探讨素质训练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3.《全民健身手册》中的章节,提供家庭版的素质训练方案,适合学生在家中自行练习。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生可以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素质训练项目和方法。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素质训练计划。

3.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训练过程和感受,分析素质训练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

4.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研究如何将素质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

5.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周围人进行素质训练的情况,分析不同训练方法的效果。

6.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关于素质训练的小论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