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3人口容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文件大小:23.4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4-06
总字数:约4.81千字
文档摘要

1.3人口容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1.3人口容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容量:分析人口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

环境承载力:探讨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分析其在人口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通过分析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对环境问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人口容量概念及影响因素:重点理解人口容量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以及影响人口容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关系:重点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难点:

1.复杂因素分析:难点在于如何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对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策略:难点在于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实际人口容量管理中。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案例中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2.利用图表和数据,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并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人口分布图和环境承载力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4.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人口增长和环境变化,体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人口容量。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口容量吗?它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

(老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一下环境承载力。然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人口容量这个概念。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三、讲解人口容量概念

(老师)好的,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人口容量的概念。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未来,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学生)认真听讲,理解人口容量的定义。

四、分析影响因素

(老师)那么,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

(学生)积极思考,列举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五、讨论案例分析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请同学们分析这个案例,探讨如何解决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六、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关系

(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了解到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认真思考,总结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

七、可持续发展策略

(老师)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解决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八、总结与反思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九、布置作业

(老师)为了巩固今天所学内容,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区的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2.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人口容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理解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等核心概念,并能够区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影响。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识别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2.思维能力:

学生在分析案例和讨论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