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识字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汉字作为一种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
音、形、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汉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教学过
程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识字量都很大。很多老师都觉
得现在的识字课难上。究其原因,就是课文长,生字多,课时紧等。为此,我们
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尝试,务求击破这些难点。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
力,并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如果在识字教学中,生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分析都
由老师包办代替,学生只是被动当听众,这样既不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不
利于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更是一种耗时而低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让
识字教学变得更贴近童心、更有趣味、更扎实、更有效呢?我们的在教学中做了
以下几个尝试。
一、设情境,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兴趣去学习,
语文本来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它与生活同在。在讲授新课时,我们要精心设计,
善于创设快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文情境中识字。使机械、
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
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菜园里》时,我设计了一个到菜市
场买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首先,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实物,然后要求学生正确地给
这些蔬菜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既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
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当部分学生为九种蔬菜(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
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的命名感到为难时,我便出示文中的儿歌(豆角
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
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名片的游戏,
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这样,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利,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
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猜谜语、编儿歌也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
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气氛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枯燥的识字教学中,
不妨创设猜谜语、编故事、唱儿歌等富有趣味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操场上》的生字“大”和“天”时。
考虑到这两个字的字形相近,我编了一则顺口溜“一人展臂大,二人飞上天。”
让学生想一想这里面分别描述的是哪两个字。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谜语,并且,很
快就猜出“一人展臂大”就是之前所学过的“大”字,而“二人飞上天”就是“天”
字。学生们不仅从顺口溜当中了解到“大”和“天”的字形区别,而且还知道了
这两个字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在复习形近字“级”、“极”、
“圾”和“吸”的时候,我编写了儿歌“丝绸分等级,运木很积极。土堆是垃圾,
张口深呼吸。”学生在娓娓的朗读中,渐渐就区分清这四个字的外形特点和用法;
而在学习“告”字时,则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
创设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中认字,既学得轻松,效果又好。总之,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巧点拨,悟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
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在魅力,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要
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就必须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
要以情激趣,唤起好奇心,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向未知
领域进行愉快的探索。
汉字是灵动的,在形体上的细微变化也能带来意义上的变化。引导孩子感知
这一点,会使他们逐渐拥有一种用变化的眼光识字的思维,同时不断加深对祖国
文字的热爱之情。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月球之谜》中,我们发
现“幕”这个字时最难写。于是,在教学中我作了这样的引导:“‘幕’字,跟
我们学过的那个字相似?”学生说:“‘幕’字,跟我们学过的‘羡慕’的“慕”
字很像。”我把“慕”字板书在黑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幕”和“慕”的异同。
学生很快就找出“幕”字的最后一个偏旁是“巾”,而“慕”字的最后一个偏旁
是“心”。我又点拨道:“其实,一个字的意思跟它的偏旁有很大联系的。你们
猜猜‘夜幕降临’的‘幕’和‘羡慕’的‘慕’分别是什么意思?”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