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外交解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巨大飞跃,中国外交
取得了长足进步,外交策略日益成熟,外交行动扎实有效,在维
护地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上,表现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全方
位外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包括以下
八个方面:1.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2.巩固与周边国家睦邻
友好关系。3.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4.积极参与多边外
交。5.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6.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和安全。7.依法全力保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8.积极
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总而言之,中国的外交不是单向的、
非此即彼式的,而是双向、多向的,一句话,对中国而言、对世
界而言是全方位的。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
友好合作关系。同发达国家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增
强交流,合理处理存在的分歧,推动双边关系向稳定健康方向发
展。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
实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共同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
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
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外交与内政互为表里。“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是外
交的基础和保证”。“弱国无外交”等已成为民众的常识。在中
国迅速发展、国内国际都在预言中国崛起的今天,中国外交中的
许多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与内政挂钩,外交与内政关系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从研究现状分析,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谈中国崛起,
多是从权力政治,或是从国际制度、观念建构等层面分析,很少
有人从内政角度谈。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国内政策的实施和相应的成果必然会对
外交产生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就如影随形,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
增。就今天推行的和谐世界理论讲,中国当前要落实和谐世界战
略,一要把该战略具体化,针对世界局势,提出一整套的切实可
行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在国内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时解决出
现的矛盾和问题,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谐、健康地推进。
二、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和外交成就
中国倡导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和平解决双边纠纷和矛盾。
中国的外交的基本宗旨体现为:中国提倡平等互利、包容开放、
互信协作、民主和睦,希望同世界各国友好团结。中国无意当头,
希望利用和平发展环境建设和发展自己,同时努力以自身发展为
世界繁荣与和平贡献力量。
中国外交的一贯原则和方式: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
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
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
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
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
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0多年来,中国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发展为
出发点,调节国际冲突,取得令人瞩目的外交的成就。1.国际交
流与合作方面。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参与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互动,发挥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
推动力。2.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
展。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排除维和部队,调节
冲突和矛盾,保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赢得
世界各国的赞誉。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本着合作、
不结盟原则,在维护中亚和亚洲的和平和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我
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始终是立足于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
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单方的援助。总之,全方位外
交在与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国
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不断上升。
三、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但是因为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和中国外交中存在的不足,中
国外交面临多种挑战。1.主权纠纷多,安全形势复杂多样。中国
所在的西太平洋海岸是全球主权纠纷最为复杂的地区,不同国家
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相互交叉的主权纠纷,这是中国外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