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三、施工总進度(包括施工進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及保证措施
四、施工安全措施
五、文明施工措施
六、施工場地治安保卫管理
七、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八、施工現場总平面布置图
九、現場组织管理机构
拾、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單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為指导施工的根据,编制時對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動力组织、施工進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置、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措施、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減少成本措施等诸多原因尽量充足考虑,突出科學性及可行性。是保证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毕所有施工任务的重要經济技术文献。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凤冈县崇新中學改扩建工程项目
2、招標人:凤冈县教育局
3、建设地點:凤冈县崇新中學校内
4、招標范围: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單所示范围
5、建设规模:项目规划建筑总面积2352.74平方米,新建综合楼1252.14平方米,學生食堂餐厅1100.6平方米
6、工程质量规定:符合国家現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原则。
7、计划工期:240曰历天
施工测量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基本的工作,也是保证工程质量成败的关键。為保证本工程的平面定位控制、垂直度控制和各轴线间距均能符合设计规定,并到达优质构造原则,必须加强現場测量放线工作。
(一)、重要测量仪器的投入:详見下表。
仪器名称
用途
精确度
数量
J2光學經纬仪
轴线平面投测
水平方向误差±6
1台
DS3光學水准仪
高程引测
每公裏来回误差±3mm
2台
50米钢卷尺
轴线尺寸测量
全長最大误差±10mm
2把
(二)、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1、先根据设计提供紅线以及业重规定,結合基础构造图,定出建筑物以四边轴线形成“#”字主控轴线网。
2、根据“#”字主控轴线网,钉出各分支轴线的龙门桩,以控制各细部轴线。
3、龙门桩桩顶面用水准仪抄平,以保证所用龙门桩顶在同一平面上。
(三)、±0.00水准點设置
按设计图紙的规定,并根据都市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基准點及业主的规定,将±0.00水准點引测于現場某一固定位置(不受挖土及減少地下水位的影响),作為整個工程標高的基准點。本工程根据需要可考虑设置两個基准點。
(四)、各施工阶段测量
1、基础施工测量
(1)、放灰线:根据设计图和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工作面和放坡尺寸,先绘制平面图,標清灰线和轴线关系。用經纬仪控制,采用钢卷尺、弦线测量,根据放坡比例撒出挖土灰线。
(2)、挖土、垫层標高:根据基准點,用水准仪向基坑下引测,當挖土距基础底200mm左右時,钉出坑下水平小木桩,距基底100mm時,可在龙门桩上拉统线测水平。最终修土阶段,再钉小竹桩,距离基底100mm,竹桩必须用水准仪控制挖土、垫层的標高。
(3)、基础轴线:根据龙门桩上的定位點,用經纬仪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從而在垫层上弹出轴线位置线。
(4)、基础墙体轴线、標高:基础柱浇筑好後,在柱表面標上轴线作為墙体轴线根据,同步弹出水平標高,作為砌墙轴线和標高的根据。
2、主体施工测量
(1)、轴线控制:本工程由于高度在20m左右,考虑采用外控法。基础施工後,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建筑物四角构造柱外侧面或四角外墙侧面上,作為主体砌体控制轴线。上部主体施工時,将經纬仪架设在控制轴线龙门桩上,對准底层柱或外侧面控制轴线,向上投测,逐层传递。
(2)、標高引测:一层柱施工結束,将±0.00基准點引测到某一角或边柱上,作好紅漆標识,作為楼层標高控制的基准點,每层均在基准點上拉長钢卷尺,确定楼层標高,然後同一楼层水平標高采用水准仪照测。
3、测量標识
(1)、平面控制桩(龙门桩)采用素砼固定钢管的措施,控制轴线用钢锯锯印,紅漆三角標志,箭頭方面表达拉尺方向。
(2)、工程水准點采用埋置并加盖砼板的措施,板面注明標高,或在相邻的相對稳定的建筑物上做好紅漆標识,并注明標高。
(4)、楼层轴线、標高均用墨斗线標志,楼层以上1m標高线均引测到各层柱侧面上,作為平台板、梁支撑及墙体砌筑的水平標高根据。
(五)、测量记录及验收
上述所有测量均应有记录,测量結束後,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并會同业主、监理單位验证後,办好有关手续後才可使用。
4、沉降观测测量
根据图紙规定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变形缝处、距离≤12米设置沉降观测點,采用DS2水准仪与测微器组合進行观测。
沉降观测用的基准點和工作基點在施工期间应定期進行联测,总次数不应少于三次。
一层构造上必须设置正式沉降观测點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