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演讲稿我们的节日端午范文5篇 .pdf
文件大小:315.7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6
总字数:约3千字
文档摘要

演讲稿我们的节日端午范文5篇

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

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变为吃粽子、赛龙

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屈原

因为爱国的伟大报负得不到实现,郁闷中跳汨罗江自杀了。

人们怕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了,就包粽子扔到江里给鱼虾

吃。于是有了现在吃粽子的习俗。

今年的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我也学会了包粽子,包

粽子的过程可真够复杂呀!先把粽叶子煮一下,再把粽叶放

在清水里泡,然后淘米,把馅拌进去,就开始包了。把粽叶

放在手心里,折成一个三角形,这时候用米把三角形填满,

把多余的地方一折,然后用草扎紧,这个粽子就包完了。现

在放进锅里,放满水,煮二小时就可以吃了,包粽子的过程

总算好了。

我们的粽子总算能给江底的鱼虾吃了,它们再也不会吃

屈原的身体了。

为了永远记住屈原的伟大,我们会把这一习俗沿袭下

去。

演讲稿我们的节日端午篇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

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

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呢:“五

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

水喜洋洋。”

每年我们都要吃粽子,传说是:“屈原投江,老百姓怕

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

来演变成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我们还要把菖蒲

绑成一束,挂在门前,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

祥的宝剑,用来避邪驱魔。

我们端午节最隆重的活动就是划龙舟。他的来历是:相

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

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我们

现代人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我知道的端午知识还可以吧!你们知道吗?不知道就来

看看吧

演讲稿我们的节日端午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

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话,大致有南,

北之分。另外,就是包粽子的叶子的种类,也有南,北之

分。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

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

有竹叶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

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

咸多。

因为是周日,所以妈妈在家也忙着包粽子。准备了很多

材料,最主要的是粽叶、糯米,还有不同种类的“馅”,有

蜜枣、豆沙、红豆、鲜肉、花生米,最后就是扎粽叶的线。

演讲稿我们的节日端午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

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

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

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

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

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

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

“别急,别急,我们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

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

简单了!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

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

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

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

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

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

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

“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