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服从式教育的误区
金台中学林军海
服从式教育就是父母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命令的教育,这是
培养“听话孩子”教育的一种极端形式,我国深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思
想影响,许多家长都有晚辈必须服从长辈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有
必要探讨这种教育理念。
一、服从式教育误区:
误区1:服从式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服从即严格意义上的“听话”,这是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口
头禅。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下人们的一种共识。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孩子在小
的时候,自理能力很差,让孩子按照父母或保护人的意愿去活动,避
免出现危险,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得
到发展,在这个时候,父母的叮嘱、关心、爱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不能总用“听话”两个字抽象、概括地进行教育。
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孩子,势必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灌
输一种观念:大人的话,包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这就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独立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儿童独立行为的发
展,限制了儿童质疑精神的发展,会给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创造
条件。
试想,一个孩子处处、事事按照父母的话去做,按照老师的话去
做,他没有自己提问题的心理空间,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余地,再夸
大地讲,他不是变成一个机器人了吗?自己的言行是受别人支配的。
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创新人格吗?能有创新意识吗?能有创
新能力吗?他们大概只会看着父母的眼色办事,看着老师的脸色办事,
看着领导意图办事。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时期。新的时期呼唤着心理素质高的人
才,新的世纪必然会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高
级人才,也将造就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普通劳动
者。中国家庭传统的听话教育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不彻底改
变家庭的听话教育无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对人才素质的要
求,无法适应新世纪对普通劳动者的要求。
误区2:服从式教育背离高效课堂改革理念。目前国家教育改革,
推行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大胆展评,教师只能引
导和点评。而“服从式教育家庭教育”只适合与传统的灌输式学校教
育。
哪个家庭改变教育观念快,哪个家庭就为孩子成长带来益处。我
们家长眼光要放开,胸襟要宽阔,要看到孩子的未来,看到未来世界
对孩子的需要,把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与21世纪需要人才的要求相适
应。
由此可见,我们在让孩子听话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创新意识的培
养。
二、走出服从式教育的误区:
1、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挠孩子的好奇心、兴趣和想象力。
有些孩子想的问题和提的问题特别的离谱,小时候就无穷个问题,问
爸爸妈妈,问同学,这个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随着大人的压
制让他们的想象力没有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对他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就要格外的保护。要创造力没有想象力怎么行,没有好奇心怎么
会发现问题。但如果孩子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
了但管不住自己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或是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或
者当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触犯法
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此时就要严厉教育。
2、不要强迫孩子去做甚至超负荷地去做毫无兴趣的事情,有如
牛不喝水强摁头,这样做不但学习效果不会好,而且不利于孩子个性
和特长的发展,本来可能成为某方面人才的孩子,却因为驴唇不对马
嘴的教育行为而被毁掉了,结果事与愿违。许多家长把自己的愿望移
植给孩子,强迫其接受并为之奋斗,因此孩子对奢望的内容可能感兴
趣、一时感兴趣或根本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度地强化
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也是正确的,但强化一旦过了度就成了苛求,而苛
求是逆转化的开始。在兴趣和志愿上任何形式的苛求和强迫都会遭到
孩子的心理排斥,必然事与愿违。
3、不要侵犯孩子的独处权。当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
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4、别急着介入孩子之间的纠纷。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
享玩具,有争吵行为发生时,别急着介入他们的争执之中,而应让孩
子自己去解决。
5、只要安全,就不要干涉孩子的游戏权。选择玩什么和在哪
儿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让孩子自己决定
玩什么和在哪儿玩,在这段时间这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