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智慧农业大棚物联网智能系统 (最全).doc
文件大小:6.81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1.23万字
文档摘要

智慧农业建设果蔬大棚物联网

项目方案

前言 2

一、农业物联网在现代设施农业应用的意义 3

二、果蔬大棚物联网方案概述 6

2.1系统设计原则 6

2.2系统功能特点 6

2.3系统组成 8

3.4系统示意图 9

三、各子系统介绍 9

3.1环境参数采集子系统 9

3.2自动控制系统 10

3.3视频监控子系统 14

3.4信息发布系统 14

四、中央控制室及管理软件平台 15

4.1系统平台功能 16

4.2数据采集功能 18

4.3设备控制 19

4.4视频植物生长态势监控功能 21

五、项目的需求 24

前、八言、亠

物联网信息技术在2006年被评为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

一次产业升级,是十年一次的产业机会。总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新技术,物物相连,相互感知,若干年后,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可能分配到一个

确定地址,它的各种状态、参数可被感知。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

,物联网开始在中国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牵引。2010年国家发布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明确提

到: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在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果蔬、茶叶、果蔬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促进水产健康养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第三节“加快

农业科技创新”中提出: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

平。

2013年国家一号文件更是着重讲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更加是国家重点推动的关键示范应用。

一、农业物联网在现代设施农业应用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近30年来果蔬高产量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大量投

入,大部分化肥和水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而随地弃置,导致大量养分损失并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传统耕种只能凭经验施肥灌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构成严重威胁,对农业

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实时、动态的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果蔬信息实时监测,并在信息与种植专家知识系统基础上实现农田的智能灌溉、智能施肥与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突破果蔬信息获取困难与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大多数果蔬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尽心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指导。

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设施栽培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农民增收,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棚种植已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

地位。要实现高水平的设施农业生产和优化设施生物环境控制,信息获取手段是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大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基于智能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

术、智能处理技术及智能控制等农业物联网应用的智能果蔬大棚种植系统,集数据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对大棚环境参数的准确检测、数据的可靠传输、信息的智能处理以及设备的智能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

网络由数量众多的低能源、低功耗的智能传感器节点所组成,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获得详尽而准确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传送到基站主机以及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同时用户也可以将指令通过网络传送到目标节点使其执行特定任务。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从农产品生产不同的阶段来看,无论是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