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诊断学教学大纲.docx
文件大小:39.4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3.41千字
文档摘要

诊断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诊断学

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3.授课对象:[专业名称]本科学生

4.学分/学时:[X]学分,[理论教学X]学时+[实践教学X]学时

5.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及诊断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初步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诊断学的定义、内容、地位和作用。

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诊断疾病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2.教学要求

了解诊断学的定义、内容、地位和作用。

熟悉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诊断疾病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问诊(8学时)

1.教学内容

问诊的重要性与一般方法。

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问诊的技巧:问诊的顺序、语言技巧、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2.教学要求

掌握问诊的重要性与一般方法。

熟悉问诊的内容及各部分的临床意义。

熟练掌握问诊的技巧,能独立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病史采集。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病史的采集。

难点: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如昏迷、缄默症患者的问诊。

体格检查(18学时)

1.教学内容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头部检查:头颅、眼、耳、鼻、口、咽、喉的检查。

颈部检查: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

胸部检查:胸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胸廓与胸壁、肺部、心脏的检查。

腹部检查:腹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的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脊柱、四肢关节的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反射、病理反射的检查。

2.教学要求

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各部位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正常表现。

熟悉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能够独立、规范、准确地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并能正确记录检查结果。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胸部、腹部检查。

难点:神经系统检查中的病理反射检查及异常体征的判断。

实验室检查(14学时)

1.教学内容

血液一般检测:血常规、血型鉴定、血沉测定。

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检测。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补体、感染性疾病免疫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

尿液检查: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

粪便检查:粪便外观、显微镜检查、隐血试验。

2.教学要求

掌握各项实验室检查的项目名称、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方法。

熟悉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方法,能根据检查结果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

了解实验室检查的质量控制及常见影响因素。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检查。

难点: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及临床意义的准确判断。

辅助检查(10学时)

1.教学内容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导联体系、正常心电图波形及间期分析、常见异常心电图分析。

影像检查:X线检查(胸部、骨骼等)、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腹部、心脏、血管等)的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内镜检查: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检查方法。

2.教学要求

掌握心电图的基本原理、正常心电图表现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熟悉X线、CT、MRI、超声等影像检查的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检查方法。

能够初步阅读心电图、影像检查报告,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电图的分析及常见影像检查的临床应用。

难点:复杂心电图的分析及影像检查结果的准确解读。

病历书写(6学时)

1.教学内容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住院病历的书写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病程记录等。

门诊病历的书写要点。

2.教学要求

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熟悉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的书写内容及规范。

能够独立书写完整、规范的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

3.重点与难点

重点:住院病历的书写规范。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