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andEmbryology)
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3.授课对象:[专业名称]本科学生
4.学分/学时:[X]学分,[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5.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人体主要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体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组织学与胚胎学标本、切片的能力,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体形态结构观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
1.绪论(2学时)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意义。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简史。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等。
2.上皮组织(4学时)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包括细胞排列、极性、基膜等。
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如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等。
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分类和结构,如浆液性腺、黏液性腺、混合性腺等。
3.结缔组织(6学时)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包括细胞成分和细胞外基质。
固有结缔组织的分类和结构,如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等。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软骨细胞、软骨基质、骨细胞、骨基质等。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肌组织(4学时)
肌组织的分类,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肌原纤维、肌节、横小管、肌浆网等。
心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心肌纤维的特点,闰盘的结构和功能。
平滑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平滑肌纤维的特点。
5.神经组织(6学时)
神经组织的组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等。
神经纤维的分类和结构,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突触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和功能,如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等。
6.循环系统(4学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壁的分层结构,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动脉的结构和功能,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特点。
毛细血管的分类和结构,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等。
静脉的结构和功能,静脉与动脉结构的差异。
7.免疫系统(4学时)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结、脾和扁桃体。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和归巢。
8.消化系统(6学时)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各段消化管的结构特点,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如唾液腺、胰腺、肝等。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9.呼吸系统(4学时)
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的结构和功能,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成和结构。
气血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10.泌尿系统(4学时)
肾的结构和功能,肾单位的组成和结构,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
集合管的结构和功能。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构特点。
11.男性生殖系统(4学时)
睾丸的结构和功能,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的结构。
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精子的形成。
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
12.女性生殖系统(6学时)
卵巢的结构和功能,卵泡的发育和成熟过程。
排卵的过程和机制。
输卵管、子宫、阴道的结构特点。
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裂、胚泡形成、植入、胚层分化等。
实验教学
1.显微镜的使用及基本组织切片观察(4学时)
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和保养。
观察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基本切片,熟悉各类组织的光镜结构。
2.消化管和消化腺实验(4学时)
观察食管、胃、小肠、大肠的切片,了解消化管各段的结构特点。
观察唾液腺、胰腺、肝的切片,掌握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
3.呼吸系统实验(4学时)
观察气管和肺的切片,熟悉呼吸道和肺的结构。
观察气血屏障的结构。
4.泌尿系统实验(4学时)
观察肾的切片,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切片,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结构特点。
5.生殖系统实验(4学时)
观察睾丸和卵巢的切片,了解生殖腺的结构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