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重点复习资料1.docx
文件大小:41.0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4.08千字
文档摘要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重点复习资料1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的收集、输入、存储、加工和输出。例如,企业收集销售数据,输入到系统中进行存储,经过统计分析等加工后,输出销售报表。

预测功能:运用数学模型和历史数据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如根据以往销售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额。

计划功能:辅助制定各种计划,如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等。

控制功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各项活动按计划执行。例如,对比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调整。

决策支持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帮助其做出合理决策。如通过分析各种方案的成本、收益等因素,提供决策建议。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基于组织职能分类:可分为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

基于信息处理层次分类:

业务处理系统(TPS):处理企业日常业务,如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等,主要为基层操作人员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MIS):对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

决策支持系统(DSS):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支持。

专家系统(ES):利用专家知识解决特定领域问题,如医疗诊断专家系统。

二、数据与数据库

1.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信息的载体。其特征包括:

客观性: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

可识别性:可以被人们识别和区分。

可存储性:能够存储在各种介质上。

可加工性:可以进行各种处理,如计算、分类等。

可传递性:能在不同系统或个体之间传递。

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结构化: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共享性。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多个用户或应用程序可以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

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也不需要改变。

3.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实体,根节点只有一个。例如,在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层次模型表示。

网状模型:用网络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双亲。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例如,学生信息表就是一个关系模型,包含学号、姓名、年龄等属性。

4.数据库设计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对数据的需求,包括数据的内容、结构、处理要求等。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ER图(实体联系图)等工具,描述数据的概念模型,反映实体之间的联系。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文件组织方式、索引结构等。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其功能包括:

资源共享:共享硬件资源(如打印机、服务器等)、软件资源(如应用程序、数据库等)和数据资源。

数据通信: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分布式处理:将一个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并行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提高可靠性:通过多台计算机互为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通常在几公里以内,如办公室、学校等场所的网络。

城域网(MAN):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广阔,可跨越不同城市、地区甚至国家,如Internet就是最大的广域网。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络: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的网络。

无线网络:通过无线信号(如WiFi、蓝牙等)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