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道的临床应用
.04.09
上呼吸道解剖特点
口咽通气道护理要点
1
简介
口咽通气道适应症及并发症
口咽通气道的临床意义
口咽通气道简介及使用措施
上呼吸道解剖特点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扁桃体.喉部,其中咽部是最轻易梗阻部位,且梗阻后后果严重。
口咽通气道材料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口咽通气道类型
口咽通气道类型
急救型以塑料制成,不仅以便吸痰,改80~105MM善通气功能,还便于固定。
橡胶型黑色柔软,具有以便吸痰改善通55~115MM气的功能。
塑料型白色半硬,中间无腔,两侧有
40~110MM腔,具有改善通气的功能,但吸
痰不以便。
口咽通气道类型与型号
(1)
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道型号选择
伴随口咽通气道型号的增大,其形状与长度也增大,以适应不一样年龄人群。
口咽通气道长度相称于门齿到耳垂再到下颌角。
合适的长度: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气道畅通。因此以宁长勿短,宁大勿小为主。
由于口咽管太短不能通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作用。
口咽通气道应有足够的宽度,以接触上颌与下颌2~3颗牙为宜。
口咽通气道使用措施
直接放置
将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沿舌面顺势送
至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将通气道的咽弯曲部向鄂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靠近口咽后壁时,
(已通过玄雍垂)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
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丄壁抵住口咽后壁。虽然后者
比前者操作难度大,不过在开放气道与改善通气方面更可靠。
口咽通气道固定
老式措施:置管成功,用胶布交叉固定在面颊两侧,由于胶布受潮
易脱落,再者因贴近皮肤易导致患者不适感,甚
知出现过敏及破溃。
改善措施:在口咽通气道翼缘处打左右两个小孔,用绷带穿过在
患者颈后固定
护理要点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窒息。吸痰前给高浓度氧,充足清理呼吸道。
口咽通气管外口处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又防止异物及灰尘落入。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口腔内,但2~3小时更换位置,4~6小时清洁口腔防止痰痂堵塞。每天更换通气管
亲密观测病情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记录,备好急救药物,必要时协助医生行紧急气管插管。
口咽通气道适应症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口咽通气道并发症
使用口咽通气道意义(1)
口咽通气道意义(2)
突发意识障碍的病人常合并呼吸困难,口咽通气道是保持呼吸畅通的一种简朴快捷的措施,同步,放置口咽通气道可以减少患者口腔及气道黏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有助于吸痰,此外安顿口咽通气管时,由于刺激咽部,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减少血管压力和减慢心率,对于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减少血压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口咽通气道意义(2)
应注意的是:口咽通气道仅合用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强烈咳嗽反射的病人,否则会刺激病人呕吐,若呕吐频繁且量多时,口咽通气道的存在反而增长病人误吸的危险,应及时变化方略,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ICU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