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行驶的汽车—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8.9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2.57千字
文档摘要

行驶的汽车—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

熟练掌握在动画制作软件中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包括设置关键帧、补间属性等。

能够运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出汽车行驶的动画效果,如汽车的位置移动、大小变化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汽车行驶的实际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动画制作的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的具体操作步骤,如创建关键帧、设置补间属性等。

运用动作补间动画实现汽车行驶的动画效果。

2.教学难点

理解动作补间动画中关键帧和补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需求合理设置补间属性。

解决动画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动画不流畅、元素丢失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亲身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协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行驶状态,如位置变化、大小变化等。

2.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汽车行驶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作补间动画。

(二)新授(25分钟)

1.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5分钟)

结合刚才播放的视频和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在一个关键帧上放置一个元件,然后在另一个关键帧上改变这个元件的大小、位置、颜色、透明度等属性,Flash会根据这些属性的变化自动生成中间的过渡帧,从而实现动画效果。

通过简单的图形示例,进一步说明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理解。

2.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10分钟)

打开动画制作软件(以Flash为例),新建一个文档。

在舞台上绘制或导入一个汽车图形元件。

在时间轴上选择一个关键帧,将汽车元件拖到舞台上合适的位置。

在时间轴上再选择一个关键帧(比如第20帧),将汽车元件拖到舞台上另一个位置,这两个关键帧代表汽车行驶的起始点和终点。

选中两个关键帧之间的任意一帧,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创建补间动画。

此时,时间轴上两个关键帧之间会出现一条带有箭头的紫色线条,表示创建成功。

可以通过属性面板进一步设置补间动画的属性,如缓动、旋转等,使动画效果更加丰富。

详细演示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如何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3.关键帧和补间的关系(5分钟)

强调关键帧的作用:关键帧是定义动画中变化的帧,它确定了动画元素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解释补间的概念:补间是Flash根据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属性变化自动生成的过渡帧,它使动画看起来更加平滑自然。

通过实例说明如何根据动画需求合理设置关键帧和补间,比如如果想要汽车行驶速度加快,可以增加关键帧之间的距离;如果想要汽车有加速或减速的效果,可以调整补间的缓动属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动作补间动画知识,制作一个汽车行驶的动画。要求汽车从舞台的一端行驶到另一端,并且可以适当设置汽车的大小变化、颜色变化等效果。

2.学生开始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创建关键帧、设置补间属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动画效果,如汽车的行驶速度变化、添加背景等。

3.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动画制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讲解制作思路和过程。

2.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动画效果、创意、操作技巧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创意,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评价内容包括:

动画效果是否流畅,汽车的行驶动作是否自然。

关键帧和补间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动画效果。

创意方面,如是否有独特的汽车造型、背景设计或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