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汽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特点,包括车身、车轮、车头、车尾等主要部分。
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形状的组合,能够用画笔准确地描绘出汽车的轮廓和细节。
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汽车的外观,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各种汽车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物体形态和结构的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尝试不同的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绘画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喜爱之情。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表达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绘画中展现自我、抒发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汽车的结构和造型特征,能够准确地描绘出汽车的基本轮廓和主要部件。
掌握绘画汽车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流畅性、形状的准确性、比例的协调性等,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学会运用色彩来表现汽车的质感和特点,合理搭配色彩,营造出丰富而和谐的画面效果。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绘画中体现汽车的个性和创意,避免画面的千篇一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对于细节的刻画,如车灯、车窗、车轮纹理等,要做到精细、生动,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在色彩运用上,如何根据汽车的实际特点和个人感受,灵活运用色彩,达到色彩与主题的完美结合,提升画面的整体美感。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汽车的结构知识、绘画技巧和色彩原理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演示法:教师在黑板或通过多媒体展示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个步骤和技巧的运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汽车的图片、实物模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获取灵感和创作素材。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创作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5.实践法:让学生亲自进行绘画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大量不同类型、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汽车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准备一些汽车实物模型,如玩具汽车、汽车模型摆件等,以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
绘画工具,如黑板、彩色粉笔、绘画纸、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
2.学生准备
绘画工具,如画纸、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绘画需求选择。
预习教材中关于汽车的相关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汽车,思考汽车的结构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不同品牌、款式的汽车,同时配上欢快的音乐。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视频里出现了好多汽车,你们喜欢汽车吗?最喜欢哪种汽车呢?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汽车的喜爱和印象深刻的汽车款式。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拿起画笔,来画一画心中的汽车。板书课题:《画汽车》
(二)讲授新课(10分钟)
1.汽车的结构知识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汽车的整体外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身、车轮、车头、车尾、车窗、车门、车灯、后视镜等。通过图片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让学生对汽车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结合实物模型,进一步直观地展示汽车各部分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印象。
2.汽车的造型特点
展示不同类型汽车的图片,如轿车、SUV、跑车、货车、公交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造型上的差异。
分析不同类型汽车的造型特点,如轿车的流线型车身、跑车的动感线条、SUV的高大威猛、货车的方正实用、公交车的宽敞空间等。让学生了解汽车的造型是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而设计的,不同的造型具有不同的美感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比例关系,如车身长度与宽度的比例、车轮大小与车身的比例等,强调比例协调对于汽车造型美观的重要性。
3.绘画技巧
线条运用:讲解线条在绘画汽车中的作用,如用流畅的曲线表现汽车的流线型车身,用直线描绘车身的轮廓和细节部分。示范不同线条的画法,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