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工程造价问题和解决方案(3)
一、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
1.1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变化
(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造价的计算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例如,高性能混凝土、节能玻璃等新型材料虽然性能优越,但其价格往往远高于传统材料。另一方面,BIM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精度,但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也不容忽视。
(2)技术进步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还体现在施工工艺的变革上。传统施工工艺往往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则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成本。例如,装配式建筑、3D打印等新型施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施工速度,还能减少现场作业人员,降低人工成本。然而,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投资较大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工程造价产生深远影响。
(3)此外,技术进步还带来了工程管理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造价管理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精准、高效。然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成本问题,如软件购置、系统维护、数据安全等,这些都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成本变化。
1.2市场竞争加剧
(1)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建筑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加入,使得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工程项目的投标过程中,还涉及材料供应、设备租赁、劳务分包等多个环节。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得不不断降低工程报价,从而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
(2)在此背景下,工程造价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往往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利润率,甚至无利可图。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可能会在材料采购、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节约措施,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增加。这种恶性竞争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带来了挑战。
(3)市场竞争加剧还导致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造价咨询企业纷纷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如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范围等。这种竞争使得造价咨询服务的价格体系更加复杂,同时也增加了客户选择合适咨询服务的不确定性。此外,部分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如恶意低价竞争、虚假宣传等,进一步扰乱了工程造价市场的秩序。
1.3政策法规调整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法规对建筑行业的调控作用日益凸显。在工程造价领域,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法规,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程质量。这些政策法规的调整,对工程造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税收政策的调整,如增值税改革,直接影响了工程材料的成本和工程的总造价;环境保护法规的加强,则增加了绿色施工和环保材料的成本。
(2)政策法规的调整还体现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变革上。政府不断推出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对工程造价的编制、审核、结算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法规的出台,要求造价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合规性。同时,法规的调整也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创新,如推广全过程造价管理、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等。
(3)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对工程造价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涉及国际竞争。国际贸易政策,如关税、贸易壁垒等,对工程造价的构成因素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进口材料的关税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和整体造价。此外,外汇政策的变动,也会对工程造价中的外汇结算产生影响,从而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
二、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1)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BIM技术通过创建建筑项目的三维模型,将建筑物的几何信息、空间关系、物理特性等集成在一个模型中,为工程造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在项目前期,BIM技术可以用于快速估算工程量,帮助造价人员更准确地预测项目成本。通过模型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变更和风险,从而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BIM技术能够实时更新工程进度和成本信息。通过模型关联的数据库,造价人员可以随时获取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动态数据,确保工程造价的实时性和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