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
2.井冈山道路的意义和影响
3.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重要贡献
4.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理解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2.增强学生的唯物史观,认识到革命道路的探索与人民群众的奋斗密不可分。
3.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学习革命先辈遵守纪律、维护正义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受井冈山精神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讲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包括创建背景、关键事件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决策。
-强调井冈山道路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其对革命道路探索的贡献和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详细阐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如艰苦奋斗、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学生理解井冈山道路的历史意义时,难以把握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感受其深刻含义。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
-课程平台:历史教学软件、在线历史资料库
-信息化资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相关文献扫描件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如井冈山地形沙盘)、历史地图、角色扮演活动、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井冈山道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道路吗?井冈山道路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展示一些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井冈山革命的历史氛围。
简短介绍井冈山道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井冈山道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井冈山道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井冈山道路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历史背景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决策。
详细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和军事战略。
3.井冈山道路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井冈山道路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井冈山道路案例进行分析,如黄洋界保卫战、朱德和毛泽东的会师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井冈山道路的艰难与胜利。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革命胜利的影响,以及井冈山道路对当代的启示。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井冈山道路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井冈山道路的历史意义”、“井冈山精神在当代的价值”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井冈山道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井冈山道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井冈山道路的基本概念、创建过程、案例分析等。
强调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井冈山道路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井冈山精神应用于当代生活。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汇编》:这是一本收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历史文献、回忆录和照片的书籍,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井冈山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毛泽东选集》:通过阅读毛泽东关于井冈山道路的论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革命理念。
-《井冈山精神研究》:这本书探讨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历史价值,有助于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解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地图集》:通过地图集,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