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4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学内容
2.4元素(第1课时)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如何查找元素信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元素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元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符号进行科学表达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书写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和书写规则,能够区分元素符号与化学式的区别。
②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的概念,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③理解元素的概念,区分元素与物质、原子的关系,能够识别常见的元素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能够解释为什么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②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族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区分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性质差异。
③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查找特定元素的信息,并解释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元素概念、符号书写规则和周期表结构,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3.实验法:通过简单实验演示元素性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元素周期表,直观展示元素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资源:引入在线资源,如元素性质动画,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互动体验。
3.教学软件:使用化学教学软件,进行元素性质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元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又是如何分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学生)老师好!我们很期待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元素的概念
(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学生)老师,那我们如何区分不同的元素呢?
(老师)区分不同的元素主要看它们的质子数。每种元素的质子数是唯一的,这也是我们能够通过元素周期表来查找元素信息的原因。
2.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元素符号通常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如果有)小写。例如,氢的元素符号是H,氧的元素符号是O。
(学生)老师,那如果元素符号只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我们如何判断哪个是大写哪个是小写呢?
(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一个字母是元素名称的首字母,所以它大写。第二个字母是元素名称的其他字母,所以它小写。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氦的元素符号是He,这里的H大写是因为它是元素名称的首字母,而e小写是因为它是其他字母。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老师)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横向的行称为周期,纵向的列称为族。周期表中的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学生)老师,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有什么区别呢?
(老师)周期表中的周期表示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而族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周期表中的族可以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比如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等。
4.元素的查找与应用
(老师)最后,我们来学习如何查找元素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元素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老师,那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呢?
(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元素在地球、大气、水体等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比如金属元素在建筑、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非金属元素在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老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学生)好的,老师。
四、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