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教版科学八下2.6《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23.7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5千字
文档摘要

浙教版科学八下2.6《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浙教版科学八下2.6《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学会使用化学符号和化合价表示物质。

2.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式的构成,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变化规律。

3.提升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书写化学式,并能运用化合价知识解释简单的化学反应。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式的书写顺序、符号表示和数字的使用方法。

2.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学生需学会如何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化合物的性质来计算化合价。

难点:

1.化学式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化学式,尤其是多原子离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

2.化合价的应用:学生在处理含有多个元素的化合物时,难以正确判断和计算各元素的化合价。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实际操作,如模型制作或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2.设计阶梯式练习,从简单的化合物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化合价的计算。

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互相纠正和解释,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视频,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复杂化学式的构成和化合价的变化。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浙教版科学八下教材,以便查阅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元素周期表、化学式书写规则图解、化合价计算示例等图表和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模型化合物、化学式卡片、磁性板等,用于辅助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学习。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和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表示物质的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一章节。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是如何表示物质的?”

2.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用文字描述、用图片展示、用化学式表示。”

3.老师点头称赞:“很好,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的一种重要方式。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式中的奥秘,了解化学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化学式”和“化合价”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概念分别指什么吗?”

2.学生们积极思考,举手回答:“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符号,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数。”

3.老师补充道:“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例子,来学习如何书写化学式和计算化合价。”

4.老师展示一个简单的化合物例子,如H2O,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请看这个例子。H2O表示水,其中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那么,这个化学式是如何书写的呢?”

5.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H2O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6.老师继续讲解:“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化合价。以H2O为例,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那么,这个化合物的总化合价是多少呢?”

7.学生们开始计算:“+1×2+(-2)=0。”

8.老师表扬道:“很好,你们已经掌握了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9.老师展示另一个化合物例子,如NaCl,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请看这个例子。NaCl表示氯化钠,其中Na代表钠元素,Cl代表氯元素。那么,这个化学式是如何书写的呢?”

10.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NaCl表示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11.老师继续讲解:“很好。接下来,我们来计算化合价。以NaCl为例,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那么,这个化合物的总化合价是多少呢?”

12.学生们开始计算:“+1+(-1)=0。”

13.老师总结:“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计算都是基于元素周期表和化合物性质来进行的。”

三、课堂练习

1.老师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2.学生们认真阅读题目,开始答题。

3.老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学生们完成练习题后,举手示意。

5.老师收集练习题,进行批改。

四、课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