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21.1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4.85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咱们要让学生们通过这节课,不仅能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还能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课堂上,我会用各种生动的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看看如何把这节课上的生动有趣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和记录能力。

2.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3.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思维。

4.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学会从地理角度解读天气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学情分析

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地理学习刚刚起步,对于地理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在知识方面,他们对自然现象有一定的直观感受,但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和概念。在能力上,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还在逐步形成中,对于复杂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可能存在困难。素质方面,学生的地理思维还未完全建立,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兴趣和参与度可能不高。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课程不够重视,课堂参与度不高,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记录不够细致。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多变的天气这一章节的学习效果。

对于“多变的天气”这一章节,学生可能会对天气现象产生浓厚兴趣,但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和系统思维,可能会对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感到困惑。因此,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创设情境、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地理思维,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观察记录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讲解,介绍天气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天气系统的初步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天气现象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欲望,提高参与度。

3.观察法:利用实地观察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记录天气变化,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多媒体教学:运用PPT展示天气图、气象数据等,直观展示天气变化,提高教学效果。

3.互动软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天气系统,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4.视频教学:播放有关天气现象的纪录片或科普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上课伊始,我会用一段关于天气的趣味视频引入新课,视频内容可以是世界各地不同天气现象的记录,如雨、雪、雾、雷电等。视频结束后,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哪些天气现象?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变的天气。

2.新课讲授

(1)讲解天气系统:我会详细讲解大气层、气压、温度、湿度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如季风、高压、低压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天气现象中的应用。

(2)分析天气现象:通过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天气现象的特点和成因,如云的形成、雨的产生、风的作用等。

(3)总结天气类型:介绍常见的天气类型,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等,并举例说明各种天气类型对生活的影响。

3.实践活动

(1)观察天气: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天气状况,记录下当时的气温、气压、湿度等信息,并预测未来天气变化。

(2)模拟天气:利用模拟软件,让学生模拟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天气现象的理解。

(3)制作天气报告: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收集到的天气信息,制作一份简单的天气报告,包括天气现象、原因、影响等内容。

4.学生小组讨论

(1)举例回答:针对“为什么晴天时天空是蓝色的?”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大气散射、光的波长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回答。

(2)举例回答:针对“为什么夏天比冬天更容易下雨?”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气温、湿度、降水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回答。

(3)举例回答:针对“如何应对极端天气?”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回答。

5.总结回顾

在课堂结束前,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如大气层结构、天气现象成因、天气类型等。同时,我会提出一些思考题,如“如何利用所学知识预测天气?”、“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减少极端天气的发生?”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

用时:45分钟

教学流程总结: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介绍GIS在天气预报和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