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解比例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9.68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3.7千字
文档摘要

解比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解比例。

使学生能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严谨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解比例。

2.教学难点

理解解比例的依据,能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正确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让学生回忆并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给出一些比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并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成立。

例如:2:3=4:6

学生回答:内项是3和4,外项是2和6。

因为2×6=12,3×4=12,所以2:3=4:6成立。

又如:5:8=10:16

学生回答:内项是8和10,外项是5和16。

5×16=80,8×10=80,所以5:8=10:16成立。

(二)探究新知

1.引出解比例的概念

教师出示教材上的例题: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原塔高度约320m,模型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

问题: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米,根据模型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可以列出比例:x:320=1:10。

教师提问: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你能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求出x的值吗?

2.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求解x的值,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求解过程:

方法一:

根据比例的意义,两个比相等,即x:320=1:10,意味着x÷320=1÷10,所以x=320÷10=32。

方法二: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x:320=1:10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即10x=320×1。

然后求解方程10x=320,x=320÷10=32。

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来求解。

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10x=320

x=320÷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3.总结解比例的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解比例的过程,总结出解比例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设未知项为x。

第二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方程。

第三步:求解方程。

第四步: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解下面的比例:

(1)20:x=4:5

解:4x=20×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4x=100

x=100÷4

x=25

(2)x:1.5=2:6

解:6x=1.5×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6x=3

x=3÷6

x=0.5

(3)1.25:0.25=x:1.6

解:0.25x=1.25×1.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0.25x=2

x=2÷0.25

x=8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2.提高练习

学校合唱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合唱组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

(1)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男生有24人。

问题:女生有多少人?

(2)设女生有x人,根据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列出比例:24:x=3:4。

(3)让学生独立解比例,求出x的值。

解:设女生有x人。

24:x=3:4

3x=24×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3x=96

x=96÷3

x=32

答:女生有32人。

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