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把美好带回家.pdf
文件大小:16.01 MB
总页数:201 页
更新时间:2025-04-07
总字数:约11.55万字
文档摘要

B

r

i

n

g

M

e

h

o

s

H

o

m

e

M

e

h

o

s

序一

美好的家,心灵的“容器”

曹可凡/文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对海派老家具相当痴迷。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会在闲暇时分享多年的精品收藏。这些带着故人生活痕迹、代表旧时摩登家居风潮的

老家具,还真有神奇的画龙点睛作用,在我的节目中偶尔充当重要布景时,几乎每次都

能引起那些名人嘉宾的注意。因为有家的氛围,在镜头之前打开彼此的话匣子也变得

轻松容易得多。

这可能就是家的永恒魅力。

关于家,关于居住,人们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不只是上海,中国人的居住观念一直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发生改变。每个时代都

会有一种家居风格唱主调,比如,明式家具、海派家具就分别对应了不同年代的居住

时尚。而在母亲和我这一辈,尽管整个社会的物质条件一度匮乏,但即便生活再清贫,

女孩子的嫁妆之中总会有一只由年高德厚的老匠人手工制作、准备留作传世之用的樟

木箱。

而现在,在大多数的家庭之中,樟木箱早已不见踪迹,传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有

人追求西方的奢华,家中硬装软装都要找名设计师捉刀,处处讲究。也有像我和我的

朋友们这样一群执念“怀旧”的人。年轻人更多则偏好无印良品和北欧式的极简风。

社会日新月异,西方文化的流入,传统观念的回潮,地域文化的消散和重聚,一次次的

时代撞击之中,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都趋于多元化,家居设计观念亦是如此。

一千个家庭,就有千种不同需求,于是,家的设计不再千篇一律。生活大部分构

成固然平淡,但一个美好的家却是人人都值得拥有的必需品。设计师的介入和点拨,

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帮助人们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微小却重要的期望。和那些标榜

“高大上”格调、却与普通人生活保持距离的时尚家居杂志相比,我手头的这本《把

美好带回家》显得接地气而不流俗。

恰到好处地应和了人们如何设计一个美好的家的普遍需求,是此书的一大亮点。

这是一本以普通都市人的生活为视角,融合了知名设计师的案例杰作,声情并茂叙述

人生百态,寓审美和实用指导于一体的家居设计书籍。如何让家更有利于亲子互动、

让孩子愉快成长,如何让老人在家中度过宁静安逸的晚年,止不住买买买的剁手一族

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家,还有专业设计师、社交达人、美食大厨、改造达人、嗜兰如命

者、心心念念追求自然绿色生活的人,他们的家会呈现什么形态,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

把美好带回家005

答案。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位宠爱猫咪的主人,巨细靡遗地让设计师绘制草图,只

为了让爱宠在新家也能活动自如、舒服惬意。

这一切,很有趣,也很温馨。即便人生阅历各不相同,相信每位读者都不难从这些

丰富的家居设计故事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些普通而美好的家,作为平凡生活的基本载体,处处闪耀着人性和心灵的光

芒。之前有一本很走红的书叫作《水知道答案》,说的是水结晶后的形状是否美丽,取

决于赋予它情绪能量的人和事。虽然,此说法已被证伪,但这个故事倒给了我另一个启

示:如果能找到一种真实的物质同人类的心灵进行类比,那我首选水。人的心灵就像

是水,承载它的容器是什么形状,心灵就会呈现什么形状。而这个心灵“容器”,则有

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家。

古训有云“广厦千间,夜眠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