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八年级议论文-广说流行语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八年级议论文-广说流行语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流行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本文旨在探讨八年级学生中流行语的流行原因、影响及其教育意义。通过对流行语的研究,分析其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机制、心理效应以及对学生的价值观、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提出教育者应如何引导和规范学生使用流行语的建议。
流行语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的热点、潮流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因此流行语在学生群体中具有极高的传播力。本文从流行语的起源、传播特点、影响等方面入手,对八年级学生中的流行语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流行语的起源与发展
1.1流行语的起源
(1)流行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方便交流和传递信息,开始使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声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符号和声音逐渐演变成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被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早期的流行语。例如,在古代的民间传说和戏曲中,一些具有特定寓意和韵律感的词汇被广泛传播,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流行语。
(2)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流行语的起源更加多样化。互联网的兴起为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成为了流行语传播的重要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流行语往往源于网络事件、明星言论、网络热词等,它们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并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和使用。例如,网络热词“躺平”和“内卷”等,就是近年来在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的流行语。
(3)流行语的起源还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热点、文化现象、价值观等都会对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流行语“万元户”和“下海”等,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追求财富和自由的渴望;而在现代社会,流行语“奋斗”和“正能量”等,则体现了人们对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价值追求。这些流行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1.2流行语的发展历程
(1)流行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电影和广播的兴起,一些与电影明星、广播节目相关的词汇开始流行起来,如“明星”、“流行”等。这一时期,流行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影等。据统计,1920年至1930年间,美国电影产业创造的流行语数量就达到了数百个。例如,“爵士乐”一词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广泛传播的。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摇滚音乐的兴起,流行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流行语不仅与娱乐产业紧密相关,还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密切相关。例如,美国民权运动期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Matter)成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流行语。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语“嬉皮士”(Hippie)和“自由”(Freedom)等,反映了那个时代年轻人对反叛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3)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流行语的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2019年全球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已超过30亿,每年新增的流行语数量达到了数千个。在这一背景下,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例如,2016年,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的一首歌曲《ShakeItOff》中的歌词“Dontworry,behappy”(不要担心,保持快乐)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语。此外,像“网红”、“打卡”、“佛系”等网络流行语,也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成为了年轻人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流行语的传播特点
(1)流行语的传播特点之一是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互联网时代,流行语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据统计,一个流行语从产生到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平均只需短短几天时间。例如,2018年,抖音平台上的一首名为《卡路里》的歌曲迅速走红,其歌词中的“燃烧我的卡路里”一词成为流行语,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火遍大江南北。这一传播速度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它们能够迅速将信息传播到亿万用户。
(2)流行语的传播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人们在使用流行语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更多的是为了融入特定的社交圈子,增强归属感。流行语的传播往往伴随着群体行为,如“打卡”、“点赞”等社交行为,这些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流行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