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特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特点》(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七年级学生为主体,通过分析课本《写出人物特点》一文,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课程以实际写作训练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鲜明人物特点的文章。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通过文字描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恰当语言描绘人物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在写作方面,学生可能对人物描写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因为缺乏信心或方法不当而表现出畏难情绪。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但需要引导和训练。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形象思维,而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逻辑思维。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描写人物特点时,可能难以捕捉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等细节;在运用语言时,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遇到思路阻塞、语言表达不流畅等问题。此外,学生可能对人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理解不深,影响写作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人物描写实例,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实践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人物描写片段,提高写作技能。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人物描写技巧,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写作软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效率。
3.互动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人物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的叙述顺序、描写方法等。
二、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1.详细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包括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如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作品感染力等。
举例说明:
1.通过展示优秀的人物描写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物描写的魅力。
2.分析这些片段中人物描写的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互动探究: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讨论所选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个具有鲜明人物特点的片段。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改,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指导:
1.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个别指导。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约15分钟)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以“写出人物特点”为主题的作文。
2.学生将作文交给教师,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教学反思
1.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描写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作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2.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教材中的人物描写实例,以及自身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培养了细致观察的能力,能够捕捉到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等细节。
3.想象力丰富:学生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激发了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在创作时更加丰富地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5.写作技巧掌握: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