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成长与“向下”努力同样重要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尼采说:“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进黑暗的地底。”个人成长不仅要“向上”,“向下”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
作为当代青年,你对此有何感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尼采的这句话以树作比,形象揭示了成长的规律。
树向往高处阳光,意味着人要有追求高远目标、积极向上发展的志向,如在学业、事业、品德修养等方面不断进取,实现自我价值。
树的根要伸进黑暗地底,则象征着为了达成高远目标,人必须扎根现实,在艰难困苦、不为人知的底层默默努力,积累经验、知识与力量。
材料强调个人成长中“向上”的追求与“向下”的努力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立意】
1.向阳而生,扎根向下;
2.以向下之基,筑向上之梦;
3.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构思示例一】
标题:向上望高远,向下深扎根
中心论点:成长需“向上”追求,更需要“向下”努力。
分论点1:“向上”指立志高远,不断进取;“向下”指立足现实,积累实力。两者都是成长不可缺少的要素。
分论点2:“向上”的追求是成长的动力。
分论点3:“向下”的努力是成长的根基。
结论:两者相辅相成,促个人成长。
【构思示例二】
标题:以向下之基,筑向上之梦。
中心论点:当代青年只有扎根现实,夯实基础,才能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向着高远目标奋力攀登,实现人生梦想。
分论点1:“向下”扎根,在现实土壤中汲取成长养分,积累知识与经验。(以学习中打牢基础为例)
分论点2:“向下”深耕,在艰苦磨砺中锤炼坚韧品格,培养耐挫的能力。(以青年大学生支教和下基层为例)
分论点?3:以“向下”积累为基石,实现?“向上”?的飞跃,达成人生价值。(知识、经验、品质积累,由量变达到质变,实现人生梦想)
结论: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应深刻领悟“向下”扎根、深耕之重要,以扎实的基础、坚韧的品格为根基,向着心中“向上”的梦想奋勇进发。
【学生例作一】
向下沉淀深扎根,向上拼搏勇逐梦
尼采言:“人与树是一样的,它越想向光明的高处生长,它的根便越深深地伸入土里黑暗的深处去。”诚如其言,木之欣欣以向荣,离开根汲取的养分则不可得。而于当代青年,你若向上,则是追求光明与梦想的渴望;你若向下,则是夯实根基与沉淀的坚守。惟有合乎二者之正道,方能拨开云雾,终见山花烂漫。
向上拼搏、勇敢逐梦是新时代青年的主旋律。
李白曾落墨:“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青年者未尝不拥有满怀豪情逸兴之辈,飞跃的神思腾空而上,去青天勇逐揽月之梦。古之成大事之青年,有如刘克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之报国理想,更有如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勇攀高峰之梦。新时代青年当以前人为榜样,勾勒新时代逐梦画卷。从“嫦娥奔月”到“蛟龙”探海,从“神威”计算到“北斗”指路。可见当代青年仍不乏勇于逐梦的人,我们亦当紧随他们的脚步,唱响向上拼搏的时代主旋律。
【点评】语言文采斐然。逻辑上,先以古诗词引出青年有逐梦豪情,接着列举古代青年成大事者的理想,再过渡到新时代青年在科技领域的逐梦表现,最后呼吁当代青年跟上脚步,层层推进。
向下扎根,沉淀根基是新时代青年的主歌词。
尼采有言:“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正如大海之所以湛蓝得深邃,是因为它有着人类难以企及的深度。人亦是如此,唯有日复一日的沉淀与积累,才能得到拼搏的资本。一代名将韩信,曾蒙受胯下之辱,却以日复一日的自我沉淀和根基夯实,被刘邦拜为上将军。沉淀使一介草民,摇身一变为一代“名将”。但沉淀的道路未必一帆风顺。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极沉淀,试问那份坚守是何味道?我想答案一定是苦涩。当代青年,面临学业、职业双重压力,或许会迷茫与彷徨,但要时刻警醒自我:不断向下扎根,为自己沉淀,写好向下扎根的时代歌词。
【点评】以尼采的话开篇,引出沉淀根基的重要性。在论述过程中,先以大海深度类比人的沉淀积累,再列举韩信、勾践的事例进行例证,最后联系当代青年面临的压力,提出警醒。逻辑上从理论阐述到事例论证,再到现实联系,环环相扣。但在事例过渡到现实联系时,稍显生硬,若能在二者之间加入一些过渡性语句,如“古之贤能之士在沉淀中成就自我,当今时代的青年亦面临诸多挑战……”,逻辑会更顺畅。
个人成长当向上与向下结合,以根基筑梦想。
昙花耕耘一世,方得一晚之现;梅花含苞三季,终于凛冬绽放。是以“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唯以台下十年功底,才能将台上的十分钟变得完美。正是一代代青年工作者燃烧青春,以默默的耕耘才让这个伟大的民族重回巅峰。如今,历史的重担与时代的交接棒已经落到我们身上,只要将沉淀与拼搏相融,才能奏响时代最美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