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劝学》展现了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今天学习的方式、意义等都有所变化。
针对当下学习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
作文材料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劝学》这篇经典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我们知道,《劝学》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主要集中在“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上,文中讨论的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需要积累和学习态度要专注等方面,依旧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第二部分提出新的学习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今天的学习出现了新的挑战。比如,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知识似乎“触手可得”,但我们的思考能力却正在丧失,以及部分学生只关注分数不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学习问题,如重新认识学习的意义,学习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如何看待网络学习的利弊,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如何创新性学习等。
由此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是我们从古到今以至于未来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等,但有些东西不会改变,如学习与思考必须相辅相成,学习过程中应当向老师请教,学习是成才的必由之路,立大志才能成大才等。
在写作中,应围绕现实中学习的“问题”行文,或揭示“问题”,探究其产生的背景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批判,以便更好地建设。当然,还可以联系当下的实际生活,思考当前学习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学习对于我们的意义等。只要不避开“现实”,且有针对性都是可以的。写作时考生可以从《劝学》切入,就着原文观点进行新的阐释;也可以依据《劝学》或高中所学课文中涉及的“逐步发展”、循序渐进,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勇于质疑、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从兴趣出发、勇于创新等等均可。不管哪个角度,都不能脱离“学习”的话题。最后,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不可另起炉灶。结构方面,可根据行文需要,使用并列式、层进式,甚至是正反对照式,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
立意:
1.学习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2.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
3.学习要以担当时代重任为目的。
【范文参考】
“劝学”新说
《劝学》是古人对学习的深刻理解,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进入新时代,面对现如今的超前学习,依赖资讯,功利学习,而缺少务买精神等种种问题,其中所蕴含的治学之智又何尝不适用呢?
积跬步·一草一木建高楼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超前学习何尝不为好事?然而,“扔了西瓜捡芝麻”,学得挺快却并不踏实,极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要学黄令仪埋头苦干几十年造出“龙芯”;学袁隆平一步一脚印步步向前,踏实苦干研发杂交水稻;学桂海潮在偏僻小村坚持学习、跬步向前成为“摘星星的人”。正如《劝学》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踏实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行稳致远,一草一木成高楼。
善假物·巧用资讯助发展
身处信息时代,资讯发展迅速,本应助力学习然而却有很多人因此产生依赖、懒惰心理,阴碍了前进的脚步。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应“善假于物”。如《劝学》所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要提高自控力,积极利用网络助力学习,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网上慕课、智慧中小学、B站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要把网络当作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的有效工具,利用网络丰富知识,解决学习难题。巧借网络之东风,助力吾辈之发展。
用心一·求真务实探真理
相信很多人学习只是为了功名利禄或应付考试,功利化学习、缺少求真、务实精神之人随处可见,心怀如此心理,又如何能真正获得成功。生活中的我便是范例。曾经的我只为应付考试,心性浮躁。虽然一天24小时没日没夜学十几个小时,一考试却仍是不尽人意。而当我真正沉下心去研究,去挖掘原子结构、勾股定理,体会其中的乐趣时,才发现成绩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检验我是否进步的标尺。正如《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只有当我们沉下心思,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面对学习,才能探究真理,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正处于新时代的我们,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站在前人肩膀之上才有了安逸闲适的生活,身处盛世,当不负盛时。我们应以跬步之姿,专一之心、务实之勤,借网络之东风,发展自我,捍卫盛世之华夏,报效伟大之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