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如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学生能够理解每种辨别方向方法的原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积极应对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介绍的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及其原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教学难点
理解每种辨别方向方法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2.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4.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方向,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说不小心在野外迷了路。如果在野外迷了路,你们会怎么办呢?(请几位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一篇有趣的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看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一共介绍了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针、忠、盏、稠、稀、渠、航、稳
指名认读,正音。
开火车读、小组读,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
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针来理解,它是一种细长的工具。在课文中,指南针是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工具。
忠:可以联系生活中对人忠诚的表现来理解,在文中忠实的向导指太阳是始终能为人们指引方向的可靠事物。
盏:通过观察图片或联系生活中见过的灯盏来理解,是量词,用于灯。
稠:可以联系生活中粥稠的样子,理解为液体中含有某种成分多、浓度大,与稀相反。
稀:举例说明,如稀粥,理解为液体中含有某种成分少、浓度小。
渠:结合生活中见到的水渠,理解为人工开凿的水道。
航:联系航行的意思,理解为船在水上行驶。
稳:可以通过表演走路稳的样子,让学生感受稳就是平稳、不摇晃的意思。
4.指名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课文一共介绍了四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分别是太阳、北极星、大树和积雪。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钟)
1.学习第一小节:太阳
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太阳是怎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中午观察太阳和树影方向的感受,加深理解。
指导朗读:读出肯定、自信的语气。
2.学习第二小节:北极星
指名朗读第二小节,思考:北极星在哪里?它是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出示北极星的图片,介绍北极星的位置:北极星在北方,它所在的方向是正北方。
引导学生理解:在黑夜里,只要找到北极星,就能确定北方的方向。
提问: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可以先找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从勺口前端两颗星连线,向勺口延伸约5倍距离处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指导朗读:读出神秘、好奇的语气。
3.学习第三小节:大树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小节,思考:大树是怎样为我们指明方向的?
指名回答,教师讲解: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因为南方阳光充足,树木生长得茂盛,所以枝叶稠;北方阳光相对较少,树木生长得稀疏,所以枝叶稀。
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树木,验证大树辨别方向的方法。
指导朗读:读出亲切、自然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积雪
齐读第四小节,思考:积雪是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
引导学生理解: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北方。这是因为南方温度高,积雪融化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