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水石膏板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docx
文件大小:16.0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8
总字数:约1.31千字
文档摘要

防水石膏板进场验收标准技术交底

一、材料基本要求

1.材质证明文件

–需提供《纸面石膏板》(GB/T9775-2008)检测报告,明确标注防水性能等级(GKBI型);放射性核素检测需符合A类材料限值(内照射指数≤1.0,外照射指数≤1.3)。

–进口产品需附加海关商检报告及中文版材质证明,并满足国内规范要求。

–特殊场景(如高湿度区域)需提供第三方耐水性能复检报告,软化系数≥0.80。

2.外观质量验收

–表面应无裂纹、起皮、缺角、鼓泡及明显色差,边缘整齐无破损,背面防水涂层均匀无漏涂。

–允许轻微缺陷范围:

?划痕:长度≤5mm,每平方米≤1处,深度≤0.1mm;

?色斑:面积≤5mm2,每张板≤2处。

3.规格尺寸偏差

–厚度:标称厚度9.5mm、12mm、15mm,允许偏差±0.5mm(厚度≤12mm)或±1mm(厚度>12mm)。

–边直度:≤1mm/m,对角线偏差≤3mm(边长≤1200mm)。

–直角偏离度:≤1.5mm/m。

4.物理性能指标

–抗折强度:纵向≥400N,横向≥160N(厚度12mm)。

–吸水率:浸水2h后吸水率≤10%(按GB/T9775-2008测试)。

–软化系数:≥0.80(高温高湿环境适用性指标)。

–防火性能:需符合GB8624-2012的B1级(难燃材料)或A级(不燃材料)要求。

二、验收标准及方法

1.基层验收

–平整度:用2m靠尺检测误差≤2mm,含水率≤10%(湿度仪检测)。

–强度:混凝土基层拉拔强度≥0.3MPa,轻钢龙骨间距≤300mm,主龙骨吊杆固定间距≤1200mm。

2.施工工艺验证

–安装固定:自攻螺钉间距≤200mm,距板边≥15mm,沉入板面0.5-1mm。

–接缝处理:板缝预留5-8mm,采用专用防水嵌缝膏填充,外贴耐碱玻纤网格布。

3.功能性试验

–耐水性:试样浸水24h后表面无软化、剥落,抗折强度保留率≥80%。

–抗冲击性:1kg钢球0.5m高度自由落体冲击后无裂纹。

三、进场验收流程

1.资料审查

–核对检测报告、合格证、放射性检测记录,确认批次编号与实物一致。

2.抽样检测

–批量规则:每3000张为一批,抽检比例≥5%且不少于20张,重点检查厚度、边直度及吸水率。

–留样要求:每批次保留3组试样(含未开封原样及浸水试验件),封存期≥工程质保期。

3.堆存与防护

–应侧立存放于防潮垫木上,倾斜角≤15°,堆高≤1.2m;露天存放需覆盖防雨布,避免直接接触水源。

四、不合格品处理

1.退场标准

–吸水率>10%、放射性超标或抗折强度<标准值80%的批次立即退场。

–接缝处防水涂层脱落或板面裂纹长度>10mm的板材不得使用。

2.降级使用

–轻微划痕(长度≤10mm)或局部边角缺损的板材,经设计确认后可用于非显眼区域(如设备间吊顶)。

五、依据规范

1.《纸面石膏板》(GB/T9775-2008)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23)

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

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