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标记技术
文字标记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文字符号来标记出结构的有序性。高考作文中的文字标记,可以划分为两类。
1.逻辑提示语。这种技术是通过使用具有逻辑关系提示性质的词句来标记出结构的有序。在时间受限的前提下,文章的“逻辑”是需要“提示”的。具有逻辑关系提示性质的词句有很多,如条件逻辑提示语、因果逻辑提示语、时空逻辑提示语、对比逻辑提示语等。比如2019年浙江卷的一篇优秀作文《过吾之生活,净吾之心灵》,全文有6个自然段,各段的开头简要罗列如下:
①浩瀚的宇宙银河中,每一个个体都是一颗耀眼的晨星……
②诚然,外界的看法有对有错,适当听取他人对自己公正的点评无可厚非……
③但是,若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我会聆听“读者”的呼声……
④所以,无论别人怎样,怎么对你的“作品”,你需要做的就是两点……
⑤当然,身处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彩虹屁”抑或是“机关枪”……
⑥最后,我还是会秉持着自己的信念,过吾之生活,净吾之心灵……
第2段的“诚然”,提示与前文的让步逻辑关系;第3段的“但是”,提示与前文转折逻辑关系;第4段的“所以”,提示与前文的因果逻辑关系;第5段的“当然”,提示与前文的“衔接”逻辑关系,意在话题转移;第6段的“最后”,提示与前文“分总”逻辑关系,具有很强的收束意味。对于评卷者来说,单是通过浏览主体部分段首的逻辑提示语,就能很明确地感受到考生的行文逻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这位考生非常善于使用“逻辑提示语”来实现文章结构的显性呈现。
同样是2019年浙江卷,优秀作文《纳诫以自善,秉己以自立》则使用了“正如、因此、诚然、由此观之、故曰”这样的逻辑提示语,文章结构也有效实现了“有序”的目标。
当然,一篇千数字的高考作文,并不一定要有这么多密集的提示语,也无须内隐这么多的“逻辑关系”。只要恰当植入逻辑提示语,就能快速有效地达成“有序”的结构要求。
2.同构性语句。这种方式是通过使用具有同构性质的语句来标记出结构的有序。“同构”往往蕴含着“同型、同向、同质、同类”的内在信息,因此能够有效呈现出“有序性”。同构性语句既有表达上的形式同构语句,如“字数相同,结构相似”;也有内容上的语义同构语句,主要包括词语同构和句样同构两种。比如2018年全国卷Ⅰ的一篇优秀作文《中国少年,与时代一起携手同行》,主体部分有3个自然段,各段的开头简要罗列如下:
①中国少年们啊,请抓住现在的机遇与机缘。不现……
②中国少年们啊,希望你们坚强刚毅,勇敢地面对挑战。我相信……
③中国少年们啊,我最后要说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请拥有使命感……
每一段的开头,都是以“中国少年们啊+N”的基本句式来构成的,“中国少年们啊”除了揭示本文的写作对象外,它的反复出现,使得三个自然段具有很强的同构性,文章结构因此而变得清晰有序。
要掌握好文字标记技术,以下三点特别重要:
一是积累逻辑提示语。运用逻辑提示语的前提是积累一定数量的相关词语,这可以通过阅读时评等各类文章,不断增强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聚集行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逻辑提示语词库,比如揭示因果逻辑关系的提示语就有“为什么、因为、所以、究其原因、其结果”等。
二是强化同构意识。同构是一种生成表达的力量,无论是一个词语、短语还是一个句子,其实都具备“同构”基础。我们需要在形式或内容方面,提高自己的同构意识,比如形式方面的判断句式、排比句式、条件句式等,都可以同构出不同方面的语句。
三是通过写作训练加以巩固。技术是为了运用,但关键在于训练。无论是逻辑提示语还是同构性语句,都需要在写作实践中不断练习,不断改进,不断总结,将积累和意识转化为写作的操作行为。
二、数字标记技术
数字标记技术,就是借助数字符号来标记出结构的有序性。我们通常把“数字标记”称为“序号”。“序号”这一说法,本身就凸显了其排序的作用。数字标记技术,在篇幅较长的文章中,使用率是非常高的,比如大多数论文或论著,就是借助数字标记来实现其“有序性”的。在高考作文中,我们有时也会看到一些运用数字标记技术的佳作。比如2018年浙江卷的优秀作文《三“味”浙江人》,主体部分就是直接使用数字标记来彰显文章结构的有序性,三个自然段的开头简要罗列如下:
①一是文化昧。浙江是文化大省……
②二是人情味。人情味是人性之中最温情的一面……
③三是“钱塘味”。钱塘江,曾名“浙江”……
三个段落以三个数字标记,清晰有序。2018年天津卷的优秀作文《“器”之断想》,也是采用数字标记技术,主体部分分别是“一、怀才抱器;二、不器之器;三、随才器使”。此外,这里还运用了“四字句”的形式同构技术和“器”的内容同构技术,这就使得文章结构不仅清晰有序,而且还给人以精巧之感。
数字标记技术,除了使用常态的“一、二、三或第一、第二、第三”这种数字符号外,还包括使用“首先、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