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怎么写“夏天”?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夏日曳着翩翩裙裾再度降临,送你我又一场幽梦。
那些夏日里的点滴感动,件件小事你一定都记取心间,今天,带你领略名家笔下的别样夏日,跟名家们学习——怎么描写夏天。
(前半部分为名作赏析,后半部分为写作方法解读。)
【纸赏名作】
(一)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滴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茅盾《天窗》
赏读:
风若急驰便枕雨,日熔峦际且作歌。自然从不吝笔墨为夏日增彩添辉,缓步于这盛放的夏日,步步皆景,处处有情。看草尖雨滴折射千百个太阳,听梁上蟋蟀絮语几句浓情。才颔首见雨打新竹青一路,就嗅见莲开清芬香满径。榆叶新抽倏而密绿,细细筛过日光,滴滴点点投下池波般的光晕,叶下蜂蝶似游鱼,翩然穿梭碰碎一池溶溶。
不像春日中那般羞赧,只如丝轻飘,亦不是秋色里的萧索,一阵便送一层寒,夏雨别有情致。它是急于揽人间入怀的拥抱,是太阳拗不过的调皮少女,随性洒落一阵巧笑清音。雨至处似彩陶挂釉,又添几分鲜妍,浓处欲滴,淡处增润,天地溢满新沐的舒爽通透。茅盾描绘的夏夜骤雨点亮孩子们的想象,雨声风雷敲打他们的小窗,捎无尽想象进入梦乡。夏日图景应被封存进眼底心间,好时常感慨世间斑斓。
(二)
天气是热的,可是一早一晚相当的凉爽,还可以作事。会享受的人,屋里放上冰箱,院内搭起凉棚,他就会不受到暑气的侵袭。假若不愿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莲塘里去划船,或在太庙与中山公园的老柏树下品茗或摆棋。
“通俗”一点的,什刹海畔借着柳树支起的凉棚内,也可以爽适地吃半天茶,咂几块酸梅糕,或呷一碗八宝荷叶粥。愿意洒脱一点的,可以拿上钓竿,到积水滩或高亮桥的西边,在河边的古柳下,作半日的垂钓。好热闹的,听戏是好时候,天越热,戏越好,名角儿们都唱双出。
夜戏散台差不多已是深夜,凉风儿,从那槐花与荷塘吹过来的凉风儿,会使人精神振起,而感到在戏园受四五点钟的闷气并不冤枉,于是便哼着《四郎探母》什么的高高兴兴地走回家去。天气是热的,而人们可以躲开它!在家里,在公园里,在城外,都可以躲开它。
——老舍《四世同堂》
赏读:
榆柳荫茂漏疏月,槐与荷香共清风。夏昼悠长似向夜借几分光阴,好教人尽兴沉醉日光的热吻。溪水清凉正等你脚踝触及,给你舒爽惊喜,湖漾波涟久候你泛舟其上,荡开绿萍叠叠。夏若沐浴于水色波光,就定然休憩于谷中山间。最好比太阳更早启程,借着昨夜爽适蜿蜒而上,邂逅一场日出,见证朝霞海棠般明艳舒展,倾听山风低吟古老的乐音。或许归途偶遇山花如烧,撷一朵缀于襟上,一并揽住夏的盛情,仅是悠游其间就携香而归,柔枝不折仍入梦。
夏夜不长却格外惹人逗留。饭后与伙伴们穿梭街巷,诉说一天的见闻,些许秘密飘落于槐花瓣间,沾染清芬。孩童嬉闹树下,扰得月影明暗似展笑颜,老者踱步庭中,踏得微云舒卷仿并肩行。老舍笔下的夏日,晨可呷茶吃糕,依傍垂钓听戏,度浮生逍遥。夜可踏月嗅香,倚树纳凉哼曲,享安闲自在。这点滴乐事,都缀成夏的故事。
(三)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地道北平式的装修。
进门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北平的冰是从十刹海或护城河挖取藏在窖内的,冰块里可以看见草皮木屑,泥沙秽物更不能免,是不能放在饮料里喝的。
十刹海会贤堂的名件“冰碗”,莲蓬、桃仁、杏仁、菱角、藕都放在冰块上,食客不嫌其脏,真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把冰块放在酸梅汤里!信远斋的冰镇就高明多了。因为桶大罐小冰多,喝起来凉沁脾胃。
它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
——梁实秋《雅舍谈吃》
赏读:
春饮新茶夏尝冰,秋酿菊酒冬暖樽,四时都有相配的吃食,咀嚼品尝间,也把岁月至味揉入腹中。摘下院中鲜嫩的小菜,蘸上酱料伴白粥下肚,一天的清爽时光在碗筷碰撞声中开启。白瓷碗里盛满糖水凉茶,纵使暑气蒸腾心底也盘旋清凉。夏如约问候北地南国,消暑之方有异,口中惬意相通。鲜香瓜果酝酿着夏风夏雨的清甜,汁水溢满口腔的感觉尤其被味蕾偏爱。冰棒雪糕的甜蜜,编织一场美妙的童年回忆,像无忧往日一般融化太快。
抱着冰镇饮料的我们总被长辈唠叨,要你快些品尝他们自制的解暑佳品,色味俱佳的茶饮糕点,让因酷热而疲惫的胃口重恢兴致。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