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2025宁波北仑区郭巨街道招聘编外人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体现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答案:A
2.下列画家和其代表作对应正确的是()。
A、吴道子《洛神赋图》
B、张择端——《游春图》
C、徐悲鸿——《五牛图》
D、阎立本——《步辇图》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无奈离去的情景,其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B项错误,《游春图》作者是展子虔,展子虔是隋代绘画大师,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这幅经宋徽宗题写、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卷,是展子虔唯一的传世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存世最古老的画卷。C项错误,《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出自韩混之手,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D项正确,《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
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
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法律的有效实施依赖于道德的支持,“总是”说法过于绝对,法律依赖于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排除。B项错误,“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说法错误,对于自身合法的利益,法律是支持和保护的,我们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排除。C项正确,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当选。D项错误,“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说法错误,法律和道德有各自的调整范围,盲目地将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会弱化道德的作用,也会限制公民的自由权利,排除。故选C。
4.甲受乙委托为乙画了一幅肖像,双方未约定该画著作权的归属。乙去世后,其继承人丙将该画卖给丁,丁未经任何人同意将该画复制出售。丁的行为()。
A、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B、侵犯了乙的著作权
C、侵犯了丙的著作权
D、属于合法行使权力
答案:A
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归属于受托人。甲与乙没有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应归属于创作人甲,因此丁侵犯的是甲的著作权。故选A。
5.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经济管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经济正常运行。
A、“逐步由数量控制为主到价格控制为主”
B、“逐步由价格控制为主到数量控制为主”
C、“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到间接控制为主”
D、“逐步由间接控制为主到直接控制为主”
答案:C
解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经济管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
6.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
A、继续计算
B、不再计算
C、重新计算
D、届满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诉讼时效中止相关法律概念的理解。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阻碍时效进行。当中止原因消除后,之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继续计算。A选项符合法律规定,B选项不再计算、C选项重新计算、D选项届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