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工程背景
宁芜铁路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通道,连接南京和芜湖两市,全长约156公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宁芜铁路运输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为缓解宁芜铁路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改善沿线城市交通环境,拟对宁芜铁路进行外绕改造。
二、工程目标
1.提高宁芜铁路运输能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2.缓解宁芜铁路沿线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提升铁路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方案
1.工程路线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主要对宁芜铁路南京至芜湖段进行改造,全长约100公里。工程路线主要沿既有宁芜铁路两侧,采用新建双线电气化铁路方式,新建线路与既有宁芜铁路并行,并行距离约10公里。
2.线路标准
(1)线路等级:高速铁路;
(2)正线间距:5.0米;
(3)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4)最小曲线半径:7000米;
(5)最大坡度:20‰;
(6)道岔:采用高速铁路标准道岔。
3.桥梁工程
(1)桥梁数量:新建桥梁约20座,包括特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
(2)桥梁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3)桥梁设计荷载:符合高速铁路标准。
4.涵洞工程
(1)涵洞数量:新建涵洞约50座;
(2)涵洞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
(3)涵洞设计荷载:符合高速铁路标准。
5.轨道工程
(1)轨道类型:无砟轨道;
(2)轨道结构:采用板式轨道结构;
(3)轨道设计荷载:符合高速铁路标准。
6.电气化工程
(1)供电方式:采用接触网供电;
(2)供电电压:25kV;
(3)供电频率:50Hz;
(4)接触网结构:采用弹性吊索式接触网。
7.站房工程
(1)新建车站:在宁芜铁路沿线新建2个车站,分别为南京南站和芜湖北站;
(2)车站规模:南京南站为大型综合客运站,芜湖北站为中型综合客运站;
(3)车站设计:车站设计符合高速铁路标准,具备旅客服务、候车、售票、检票等功能。
8.配套设施
(1)通信信号:采用高速铁路标准通信信号系统;
(2)防灾安全:采用高速铁路标准防灾安全系统;
(3)综合维修:建立完善的综合维修体系;
(4)环保设施:设置噪音屏障、绿化带等环保设施。
四、工程实施
1.工程进度安排
(1)可行性研究:2022年;
(2)初步设计:2023年;
(3)施工图设计:2024年;
(4)施工准备:2025年;
(5)工程开工:2026年;
(6)工程竣工:2029年。
2.工程投资估算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总投资约200亿元,资金来源包括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和银行贷款。
五、工程效益
1.经济效益:提高宁芜铁路运输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社会效益:缓解宁芜铁路沿线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生态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是缓解宁芜铁路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改善沿线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举措。工程方案科学合理,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通过实施宁芜铁路外绕工程,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显著效益。
第2篇
一、工程背景
宁芜铁路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全长约312公里,连接南京和芜湖两市,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宁芜铁路的运输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缓解既有铁路的运输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对宁芜铁路进行外绕改造。
二、工程目标
1.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缓解既有铁路的运输压力;
2.优化铁路运输结构,提高客货运输质量;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
4.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
三、工程方案
1.工程范围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范围包括南京至芜湖段,全长约312公里。具体范围为:南京南站至芜湖站,途经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以及芜湖市无为县、鸠江区、镜湖区。
2.工程设计标准
(1)线路等级:高速铁路;
(2)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3)轨道类型:无砟轨道;
(4)桥梁隧道比:约40%;
(5)路基宽度:34.5米;
(6)车站规模:按高速铁路标准建设。
3.工程方案
(1)线路走向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线路走向主要沿既有宁芜铁路走向,在南京南站、溧水站、芜湖站等既有车站附近设置联络线,实现与既有铁路的互联互通。
(2)车站设置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共设车站6座,分别为南京南站、溧水站、高淳站、无为站、鸠江站、芜湖站。其中,南京南站、溧水站、高淳站为既有车站改造,无为站、鸠江站、芜湖站为新建车站。
(3)桥梁隧道
宁芜铁路外绕工程桥梁隧道比约40%,共设置桥梁、隧道共计约130公里。其中,桥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