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2022-2026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江苏蓝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二年十月
目录TOC\o1-3\h\u
1总则 1
1.1背景 1
1.2编制依据 2
1.2.1法律法规、条例及其他规定 2
1.2.2导则及相关技术规范 3
1.2.3有关技术文件 4
2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 5
2.1淮安市环境质量现状 5
2.2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及生态红线 6
2.3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相符性 9
2.3.1与我国能源政策符合性分析 9
2.3.2与建设部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 10
2.3.3与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11
2.3.4与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12
2.4与上位规划、同层次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3
2.4.1规划方案与上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 13
2.4.2规划方案与同层位规划协调性分析 18
2.4.3小结 25
3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建议 27
3.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措施建议 27
3.2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建议 27
3.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措施建议 27
3.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28
3.5施工期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29
4运营期淮安有轨电车规划对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 30
4.1对水环境的影响 30
4.2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30
4.3对声环境的影响 30
4.4对振动环境的影响 33
4.5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3
4.6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 33
4.7运营期淮安有轨电车规划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34
4.7.1水污染防治措施 34
4.7.2环境空气防治措施 34
4.7.3噪声防治措施 34
4.7.4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 35
4.7.5电磁防治措施 36
5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37
TOC\o1-3\h\u
PAGE
PAGE17
1总则
1.1背景
近年来,淮安市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三淮一体”发展战略成效凸显。同时,伴随着淮安东站、生态文旅区、运南片区的开发建设,城市空间格局日益清晰。城市规模扩大必然导致居民出行距离的增长,小汽车保有量和机动化出行比例快速增长,城市道路日趋拥堵。以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机动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抑制个体机动化交通的发展有效途径。
“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践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建设公交优先示范城市,淮安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公交运营线路里程快速增长。淮安市有轨电车1号线于2015年开通运营,日客运量在2-3万人次左右,对两淮融合发展、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起到了主干作用。淮安有轨电车开通至今,在国内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起到了示范和表率作用,同时,由于有轨电车具有绿色、高效、便宜、舒适等优点的,淮安市民也殷切期盼在日常出行中享受到有轨电车更广泛的服务。
为充分发挥公交网络化运营效益,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完善淮安东站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淮安市政府正积极谋划有轨电车1号线支线的建设。
为有序推进淮安市有轨电车的建设,建设单位委托江苏蓝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2022-2026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有关工程资料,在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预测计算分析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条例及其他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自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自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通过,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18年12月29日修订,自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