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在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开营仪式讲话:在教育的土壤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亲爱的青年老师们:
早上好!今天的会场特意选了这间朝南的教室,阳光正透过玻璃斜斜地照在你们年轻的面庞上。看着你们桌上冒着热气的咖啡杯,电脑旁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还有很多人手机壳上挂着的卡通教师证套,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刚入职时,那个在办公室抽屉藏泡面、教案本里夹着情书的自己。(全场轻笑,气氛放松)
最近朋友圈总在转发各种教师生存图鉴:从早读前五分钟极限化妆术到如何在家长群优雅打太极,从公开课自救表情管理到00后学生黑话翻译指南。这些带着枸杞保温杯的幽默背后,藏着青年教师特有的成长密码。今天,我想用六个字,与你们聊聊如何把教学变成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
第一个字:备——用三棱镜折射知识的光芒?
上周我听了一节入职三个月的语文课,《济南的冬天》被讲成了天气预报分析。课后交流时,这位老师委屈地说:我备课时查了二十篇文献啊!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备课变成文献搬运工时,课堂就失去了生命力。
真正的备课应该像三棱镜,把知识分解成七彩光谱:
备学情的温度?(举起保温杯):开学初我给每位班主任发了特殊教具——测温枪。不是测体温,而是每天早读前测量班级情绪温度。那个总趴在桌上的男生,他反常的安静可能不是困倦,而是父母昨夜争吵的余震。
备知识的鲜度?(展示手机):昨天我在抖音看到化学张老师把原电池原理拍成了校园版《甄嬛传》,电子在铜妃锌贵人之间上演宫斗戏。学生弹幕飘过:原来氧化反应是职场PUA!
备成长的梯度?(指向窗外玉兰树):观察过玉兰开花吗?花苞要经历200多个积温日。就像数学李老师设计的问题台阶:给后进生准备弹簧台阶(做对基础题可弹跳升级),给优等生设置玻璃台阶(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思维挑战)。
明天开始的三备行动,请随身携带三面镜子:望远镜看学科前沿,显微镜看学生差异,哈哈镜看自我局限。(台下会心点头)
第二个字:教——让课堂变成带电的粒子?
你们这一代老师天生携带多模态教学基因:能同时操控智慧黑板、弹幕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但技术狂欢背后,我们要守住三个带电原则:
正负极对接?:物理小王老师在讲电路时,让迟到的学生扮演故障电阻,同学们通过排除故障理解闭合回路——这样的设计让错误都变得有价值。
动态平衡?:不要追求行云流水的完美课堂。上周英语公开课突发停电,杨老师带着学生用手机闪光灯玩单词拼图,反而创造了本年度最佳教学瞬间。
场域效应?:在走廊设置移动讲台,把语文课搬到紫藤架下,让体育课在数学坐标系中跑位。今年新入职的美术老师,甚至带着学生在窨井盖上画抛物线函数图。
教学处即将启动课堂心电图计划,每周抓取30秒教学切片:可能是学生突然发亮的眼睛,可能是某个知识点的卡顿波段。这些真实的波动,比任何观摩课评分都珍贵。
第三个字:学——把自己当永不断电的学习者?
你们的朋友圈我常看:有人晒教育硕士录取通知,有人哀嚎被学生问倒的社死现场。这让我想起钱理群教授的话:教师要永远保持有所欠缺的状态。
建议从三个维度构建学习立方体:
向学生学习?(举起学生送的奥特曼钥匙扣):00后创造的糊弄学废话文学,何尝不是解构权威的思维方式?那个总在作业本画插图的女孩,可能正在重构视觉认知体系。
向失败学习?:下周开始的翻车博物馆展览,将展出我23年前把《岳阳楼记》讲成房地产分析的教案,还有刘主任十年前公开课叫错学生名字的监控录像。
跨界学习?:跟着校门口煎饼摊主学资源整合(三分钟完成摊饼加料包装),向广场舞阿姨学课堂管理(如何用节奏掌控大场面)。今年暑假,我打算组织青年教师交换身份72小时体验活动。
(走到教师中间)请记住:当你说我不知道时,如果眼里有光,学生会把这看作探索的邀请而不是权威的崩塌。
第四个字:评——用多巴胺滋养成长?
你们肯定经历过这种痛苦:深夜伏案批改的作文,第二天被学生当草稿纸。评价不该是单向审判,而应该成为制造多巴胺的催化剂:
过程性评价糖葫芦?:体育组的做法很妙,给每个学生发运动能量条,篮球进框会点亮技能树,体测进步能兑换校长陪跑券。
镜像评价双面绣?:语文组的作文批改新增学生评师环节,学生用表情包评价教师评语,上周有位同学给我的评语画了暴风哭泣:校长您圈的错别字,比我妈发现的皱纹都多!
增值评价热力图?:数学组开发的思维轨迹记录仪,能清晰看到学生在解几何题时,是先画辅助线还是先找角度,这样的数据比分数更有温度。
下周起,请每天给学生写微评语:在作业本画个笑脸,在课件里藏句歌词,在走廊遇见时用学生创造的网络用语夸赞。这些瞬间产生的多巴胺,会形成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第五个字:研——在沼泽地种荷花?
教研不是庙堂之上的论文工程,而是解决真实问题的田野调查。去年新教师小陈的案例值得参考:
她在批改周记时发现,12个学生不约而同写到昨晚又听见爸妈吵架。于是自发开展家庭情绪波动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