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校长讲话:守教学根本,创教育新篇——讲授法在新时代的坚守与革新.docx
文件大小:14.8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4-08
总字数:约2.63千字
文档摘要

校长讲话:守教学根本,创教育新篇——讲授法在新时代的坚守与革新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中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热爱,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讲授教学法的价值与坚守。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无疑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股创新洪流中,我们却惊讶地发现,一种古老而经典的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误解和轻视。在此,我要大声疾呼:轻视讲授教学法,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更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任。今天,我愿与大家一起,重新审视讲授教学法的价值,共同守护这片教育的净土。

一、讲授教学法:教育的基石

教学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传授与接收,这是教师引导与学生吸收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是发动机,是教学活动得以启动并持续推进的动力源泉;而“学”则是目的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在这段旅程中,讲授教学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它就像是那座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那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更是那把雕琢学生智慧之玉的刻刀。

教师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干,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前行的道路;它像一艘航船,引领着学生驶向知识的海洋。无论我们谈论的是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还是项目式学习,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专业而精准的讲授引导。没有教师的讲授,这些方法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能沦为表面热闹、实则空洞的形式主义。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某校一位年轻教师,为了迎合当下“减少讲授、增加互动”的潮流,课堂上几乎不进行系统讲解,而是设计了大量的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环节。结果,学期末学生评教时纷纷反馈:“这门课我们什么都没学到,老师自己不讲,让我们互相教,我们都是一知半解的人,怎么能教会别人?”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脱离了教师讲授的课堂,就像一艘失去了航向的船,漂浮不定,难以到达知识的彼岸。

二、讲授教学法:误解与污名化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基础而重要的教学方法,却在当前教育界遭受着误解和污名化。一提到讲授,很多人就急于给其贴上“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标签,仿佛讲授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甚至有害的教学方式。那些喜欢讲解的教师,更是被视为不懂现代教育理念、不会运用新型教学方法的“老古董”。这种对讲授教学法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评价,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更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误解和污名化的危害。它不仅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更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教育将失去根基,我们的学生将难以成长为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澄清误解、消除污名化,让讲授教学法重新焕发光彩。

三、讲授教学法的无可替代性

那么,讲授教学法究竟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优势呢?

第一,它能在有限时间内系统传递知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知识却浩如烟海。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确保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第二,它能有效突出重点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惑和难点。教师的讲授就像一把钥匙,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突破学习的瓶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难点知识,避免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第三,它有助于教师把控课堂节奏。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驾驭能力。讲授教学法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节奏,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四,它能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学科语言和思维方式。学科语言和思维方式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讲授和示范,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学科的基本语言和思维方式,为未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高水平的讲授必然包含提问和引导。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设问、反问、追问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这种看似“单向”的教学方式,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师生思维互动和思维碰撞。

四、提升讲授质量:教育的创新之路

当然,我们强调讲授教学法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固步自封、拒绝创新。相反,教育的创新应当是对讲授质量的提升和拓展。我们要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改进讲授教学法的方法和手段,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第一,要注重讲授的启发性和互动性。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二,要注重讲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都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和手段。因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