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修饰演示文稿》教学实录广东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淦克果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信息技术《修饰演示文稿》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广东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八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25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敏感度和信息素养,学会评估和处理信息。
2.计算思维:通过设计演示文稿,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设计,提升数字化学习技能。
4.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演示文稿的美观排版与逻辑结构。难点:1.动画效果的应用及与演示文稿内容的一致性。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演示文稿的美观性和逻辑性。难点:提供动画效果制作的步骤指导,结合实际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画效果的应用。
突破策略:
1.设定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在线资源,如视频教程和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重点知识。
3.定期进行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网络连接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MicrosoftPowerPoint软件、动画效果教学视频、演示文稿模板
-教学手段:PPT演示、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展示一组精美的演示文稿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演示文稿吗?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演示文稿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讲解演示文稿的美观排版原则,如字体、颜色、图片等的使用。
-2.介绍演示文稿的逻辑结构,包括标题、内容、动画效果等。
-3.演示如何制作动画效果,并强调动画效果与内容的一致性。
3.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
-2.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3.学生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小组讨论如何优化演示文稿的美观性和逻辑性。
-2.小组讨论如何合理运用动画效果,使演示文稿更具吸引力。
-3.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字体选择、图片插入等。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演示文稿的美观排版、逻辑结构和动画效果制作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班级活动策划书、个人简历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演示文稿制作水平。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演示文稿制作技巧与实践》
-《PPT设计与应用案例解析》
-《动画效果在演示文稿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演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演示文稿软件,如GoogleSlides、Prezi等,比较不同软件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探究如何利用演示文稿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如设计清晰的结构、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运用图表和图像等。
-研究如何通过演示文稿进行课堂演示或项目展示,提升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学生可以收集身边优秀的演示文稿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应用。
3.知识点全面:
-学习如何利用演示文稿进行数据可视化,如制作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
-掌握如何使用多媒体元素,如音频、视频和Flash动画,丰富演示文稿的内容。
-了解演示文稿的交互性设计,如超链接、动作按钮等,提高演示效果。
-学习如何在演示文稿中嵌入代码,实现自定义动画和交互效果。
-研究演示文稿在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其在未来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4.实用性:
-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学校的课程展示、社团活动策划和团队协作项目中。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演示文稿进行个人品牌塑造,如制作个人简历、作品集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演示文稿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和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5.资源推荐:
-演示文稿设计论坛和社区,如Dribbble、Behance等,提供灵感和学习资源。
-在线演示文稿制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