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搜索引擎查信息》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搜索引擎查信息》,包括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搜索技巧以及如何筛选和评价搜索结果。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基于学生已掌握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互联网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利用搜索引擎高效获取信息,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增强学生信息伦理观念,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3.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技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但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鼠标、键盘使用较为熟悉,但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了解有限。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待加强,他们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筛选和评价能力。在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过度依赖网络、缺乏信息伦理意识等问题。
行为习惯上,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随意关闭程序、不保存文件等,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首先,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信息检索技巧;其次,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加强信息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配备网络连接,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教师用电脑一台。
-课程平台: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搜索引擎操作视频教程,相关主题的图片和文档资源。
-教学手段:PPT课件,实物搜索引擎模型,学生活动记录表。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查找信息的?”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展示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查找信息的情况,如查找天气预报、查找学习资料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第一条:介绍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师通过PPT展示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功能,例如百度、谷歌等。
-举例说明搜索引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查找新闻、查找歌曲等。
-第二条: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强调关键词的选择和组合。
-介绍高级搜索功能,如筛选搜索结果、限定搜索范围等。
-第三条:教授搜索技巧。
-讲解如何使用引号、减号等特殊符号进行精确搜索。
-介绍使用同义词、近义词进行搜索的方法。
3.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第一条:学生分组进行搜索引擎操作练习。
-教师分配任务,要求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指定主题的信息。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搜索技巧,共同完成任务。
-第二条:学生展示搜索结果,并进行评价。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搜索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第三条:学生总结搜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学生分享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搜索技巧,强调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重要性。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方面:讨论如何提高搜索效率。
-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关键词组合、使用高级搜索功能等提高搜索效率。
-第二方面:讨论如何辨别搜索结果的真伪。
-学生分享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如查看信息来源、对比多个搜索结果等。
-第三方面:讨论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过度依赖网络,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关键词的选择、搜索技巧的应用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介绍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分类目录到现在的搜索引擎,学生可以了解搜索引擎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和优势。
-搜索引擎的隐私保护:讨论搜索引擎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的措施,如匿名搜索、搜索记录的删除等,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资源评价:提供一些网络资源评价的标准和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进行跨搜索引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