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输液反应()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空气栓塞
D.疲劳反应
答案:D
2.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液速度过快
C.患者体质敏感
D.输液时间过长
答案:A
3.发生发热反应时,体温一般可升高至()
A.37.5-38℃
B.38-39℃
C.39-40℃
D.40℃以上
答案:C
4.对于发热反应,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立即停止输液
B.给予物理降温
C.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D.用抗过敏药物
答案:D
5.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皮肤瘙痒
B.呼吸困难
C.腹痛腹泻
D.血压升高
答案:D
6.发生空气栓塞时,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
C.右侧卧位并头低脚高
D.半坐卧位
答案:B
7.预防空气栓塞的措施不包括()
A.输液前排尽空气
B.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C.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
D.减慢输液速度
答案:D
8.静脉炎的主要症状是()
A.局部红肿热痛
B.呼吸困难
C.头痛头晕
D.恶心呕吐
答案:A
9.治疗静脉炎时,可采用的湿热敷溶液是()
A.50%硫酸镁
B.0.9%氯化钠
C.20%甘露醇
D.10%葡萄糖
答案:A
10.循环负荷过重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A.输液速度过快
B.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C.输入液体过多
D.液体温度过低
答案:D
11.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患者出现的典型症状是()
A.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B.头痛、头晕
C.腹痛、腹泻
D.皮肤瘙痒
答案:A
12.发生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停止输液
B.给予强心剂
C.给予利尿剂
D.高流量吸氧
答案:A
13.以下哪项不是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A.血管栓塞
B.过敏反应
C.热原样反应
D.增加食欲
答案:D
14.为防止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器应()更换一次。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D
15.当患者发生发热反应,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A.物理降温
B.药物降温
C.立即停止输液
D.观察,暂不处理
答案:A
16.以下关于过敏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输液数分钟内发生
B.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
C.只表现为皮肤症状
D.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答案:C
17.空气栓塞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肺栓塞
B.脑栓塞
C.心脏栓塞
D.肾栓塞
答案:C
18.静脉炎的分级中,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属于()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A
19.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时,为减轻肺水肿,可在湿化瓶内加入()酒精。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答案:A
20.输液反应中,最严重的是()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空气栓塞
D.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答案:C
二、多选题
1.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空气栓塞
D.静脉炎
E.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答案:ABCDE
2.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有()
A.发冷
B.寒战
C.发热
D.恶心呕吐
E.头痛
答案:ABCDE
3.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包括()
A.立即停止输液
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C.给予吸氧
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答案:ABCDE
4.空气栓塞的预防措施有()
A.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质量
B.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C.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D.加压输液时专人守护
E.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答案:ABCDE
5.静脉炎的预防措施包括()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C.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
D.控制输液速度
E.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答案:ABCDE
6.循环负荷过重反应的临床表现有()
A.呼吸困难
B.咳嗽
C.咳粉红色泡沫痰
D.心慌
E.端坐呼吸
答案:ABCDE
7.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有()
A.药物原料不纯
B.输液器质量不佳
C.环境不洁净
D.加药操作不规范
E.液体存放时间过长
答案:ABCDE
8.发生发热反应时,可采取的护理措施有()
A.减慢输液速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