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像工程师那样实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中的“5.2像工程师那样实践”这一章节。这个部分可是很实用的哦,因为它会教我们如何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我们不仅会学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亲自动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精彩的科学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观察、假设、实验和数据分析等科学技能。
2.增强工程思维,学会运用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尝试新方法,激发创新潜能。
4.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树立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进入七年级的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知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然而,由于之前的学习经历,他们在科学探究、工程思维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可能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大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度。他们对基础科学概念有一定认识,但在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困难。
2.能力水平:学生在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具备一定能力,但在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等方面还需加强。此外,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3.素质培养:同学们在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方面有一定基础,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缺乏自信等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并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加强团队合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方便查阅和笔记。
2.辅助材料:准备与“像工程师那样实践”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工程原理和实践步骤。
3.实验器材:提前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扳手、测量工具等,并确保其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实验操作台布置好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整洁有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的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中的“5.2像工程师那样实践”这一章节。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平时看到的高楼大厦、桥梁道路,都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其实,这些都需要我们像工程师一样去思考和实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工程师的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首先,请大家翻开教材,看看这一章节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工程师的工作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原理,并尝试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
(1)工程师的工作方法
同学们,工程师在解决问题时,通常会遵循以下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估结果。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了解这些步骤。
(2)发现问题
首先,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像工程师一样去解决呢?比如,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学校的操场,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3)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后,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请大家结合刚才提到的问题,分析一下学校操场存在的问题。
(4)设计方案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提出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要具有可行性,能够解决问题。请大家分组讨论,为学校操场提出一个改进方案。
(5)实施方案
设计方案确定后,我们要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要学会调整方案,解决问题。
(6)评估结果
最后,我们要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7)工程原理
三、课堂实践
(1)分组实验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程原理,我们将进行一个分组实验。每个小组都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工程装置,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工程原理解决问题。
(2)实验步骤
首先,每个小组要确定实验目标,明确实验装置的功能。
其次,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