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引导学生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注重与课本内容紧密相连,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列举策略的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学会从多个角度列举可能性;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列举方法的步骤和有效性。
难点:在复杂情境中合理选择列举策略,避免重复和遗漏。
解决办法:
1.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列举策略的应用过程。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列举,培养观察能力和条理性。
3.引导学生反思列举过程中的问题,总结规律,提升策略选择能力。
4.利用数学工具和图形辅助列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实物教具(如骰子、计数器)、电子白板、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数学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数学教学软件、在线题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卡、课堂练习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优惠活动,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如加法、减法等,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列举策略的定义和基本步骤,强调其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班级人数统计、商品价格计算等,展示列举策略的应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运用列举策略解决类似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新课呈现(续)(约15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列举策略的应用,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和指导,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方法。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一些与列举策略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巡视,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巩固练习(续)(约20分钟)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练习,要求学生共同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练习结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点评和总结。
6.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列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7.作业布置(约2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结束。
知识点梳理
1.列举策略的定义:列举策略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系统地列出所有可能的选项或情况,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2.列举策略的步骤:
a.确定问题的条件:明确问题中涉及的关键信息和要求。
b.列出所有可能的选项或情况:根据问题的条件,将所有可能的选项或情况一一列出。
c.分析和比较选项:对列出的选项进行评估,比较它们的优缺点,找出最合适的答案。
3.列举策略的应用场景:
a.简单问题:如计算商品价格、统计人数等。
b.复杂问题:如解决数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等。
4.列举策略的优势:
a.系统性: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选项,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性。
b.可行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问题,易于理解和操作。
c.有效性:通过比较和分析选项,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5.列举策略的注意事项:
a.避免重复:在列举过程中,注意避免重复列出相同或相似的选项。
b.避免遗漏:确保将所有可能的选项或情况都列出来,避免因遗漏而导致错误。
c.合理选择: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列举策略,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6.列举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购物优惠活动:通过列举所有优惠方案,选择最划算的购买方式。
b.交通路线规划: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路线,选择最短、最快的出行方式。
c.项目管理: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7.列举策略与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比较:
a.试错法:通过不断尝试和修正,找到解决问题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