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单元检测二 地球上的大气.docx
文件大小:850.6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4-09
总字数:约5.4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3

单元检测二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a)并获得相关数据(图b)。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时段数据变化(图b)的因素是()

①纬度②太阳高度③下垫面状况④天气状况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A.将瓶子悬空放置

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2023·广东东莞模拟]下图中甲、乙、丙、丁、戊示意我国某市5天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

A.甲日为多云天气

B.乙、丙两日最高气温相同

C.戊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

D.丁日的最高气温为2℃

4.图示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哈尔滨的12月B.北京的11月

C.昆明的9月D.乌鲁木齐的1月

5.图示5天的天气状况呈现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过程,则其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戊

B.戊→丁→丙→乙→甲

C.乙→甲→丙→戊→丁

D.戊→丁→乙→甲→丙

[2023·福建厦门市模拟]对流层逆温是下冷上热的现象,逆湿就是下湿上干的现象。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2010年9月~2011年8月流沙前缘近地面2.0m与0.5m高度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值曲线。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9月~2011年8月,有关当地逆温逆湿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9月开始出现逆温现象

B.逆温强度冬季大于夏季

C.10月开始出现逆湿现象

D.逆湿现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显

7.流沙前缘的逆温逆湿现象会()

A.促进植物生长B.加速流沙扩展

C.增加区域降水D.加剧风力侵蚀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地形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若此区域位于北半球,则()

A.②的气温高于④B.①的降水多于③

C.④此时盛行东南风D.⑤河流流量稳定

9.若此区域位于南半球,且此月份经常受如图气压系统的影响,则此时最可能的月份是()

A.1月B.3月

C.7月D.10月

[2023·福建莆田第七中学模拟]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乙为电影《云中漫步》中的一个场景:深秋的夜里,人们在葡萄园里点燃煤炉,并用扇子扇动。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甲中()

A.②比①细是因大气逆辐射强

B.雾霾天④将增强

C.③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

D.⑥削弱太阳辐射

11.图乙所示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照明②增加大气密度③保温预防霜冻④庆贺丰收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刻。下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日变化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据图可知,湟水谷地平安地段谷风的风向是()

A.偏东风B.偏西风

C.偏南风D.偏北风

13.关于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风大于谷风

B.谷风大于山风

C.正午风速最大

D.傍晚风速最小

[2023·广东佛东模拟]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冬季晚上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D.夏季白天

15.该时刻甲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16.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C.气温年较差变大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