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docx
文件大小:28.36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4-09
总字数:约6.05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姓名

准考证号

得分

2025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工作人员招聘考试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将别人的成果几乎整个地据为己有,将别人的论文改头换面甚至是原封不动地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出来的行为,属于学术失范现象中的()。

A.虚假署名

B.抄袭

C.剽窃

D.不良引注

【答案】:C

2.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恋爱观是()。

A.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

B.树立爱情责任感

C.通过恋爱改变自己的生活

D.追求志同道合的爱情

【答案】:C

3.下列关于大学生的情绪与理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情用事,难以用理智控制情绪

B.能冷静控制自己情绪

C.已发展到不为小事而发怒和呕气

D.遇事能坚持自己正确认识

【答案】:A

4.当代大学生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

A.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

B.文化观念趋向多元化

C.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D.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

【答案】:A

5.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

A.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B.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C.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

D.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

【答案】:B

6.()是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A.健康

B.心理健康

C.人格完整

D.情绪稳定

【答案】:C

7.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A.直接知识

B.生活经验

C.间接知识

D.生产经验

【答案】:C

8.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摆脱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看法。这体现了他们在以下哪种思维方面的发展和不断成熟?()

A.辩证逻辑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逻辑思维

【答案】:A

9.下列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A.国家图书馆里的书籍

B.企业资料室里的报刊

C.市民广场中的垃圾箱

D.城市的交通信号灯

【答案】:B

10.本初子午线是指()。

A.西经20度经线

B.赤道

C.180度经线

D.0度经线

【答案】:D

11.关于发文字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文机关代字要能体现发文机关特征

B.位置统?置于版头之下正中位置

C.联合行文时,要做到一文多号

D.公文份号和发文字号可相互替代

【答案】:A

12.近日,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概念,并视情修改相关内容,这表明,长期以来认识不尽一致的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终于通过教材的形式加以解决,对此,绝大多数人举手赞成。

A.8年抗战

B.12年抗战

C.10年抗战

D.14年抗战

【答案】:D

13.下列作品与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A.《儒林外史》--一部儒林,终之以琴,滔滔天下,谁是知音

B.《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C.《聊斋志异》--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D.《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答案】:C

14.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稀土资源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

A.镧系元素

B.过渡元素

C.锕系元素

D.金属元素

【答案】:A

15.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掀起了()。

A.新诗运动

B.复兴儒学运动

C.新乐府运动

D.古文运动

【答案】:C

1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爱国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艰苦奋斗,敬业奉献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乐于助人,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爱国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答案】:A

17.“罪刑相称,罚当其罪”体现了我国刑法的哪一项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公平公正原则

D.法律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答案】:B

18.(单选题)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女娲,盘古,西王母等均在以下何种神话中反映()

A.昆仑神话

B.楚湘神话

C.中原神话

D.蓬莱神话

【答案】:A

19.浙江省从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农产品要挂上“合格证”才能进入市场,这一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财政手段

D.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