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金叶复叶槭叶色变化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pdf
文件大小:3.39 MB
总页数:68 页
更新时间:2025-04-09
总字数:约10.52万字
文档摘要

摘要

金叶复叶槭(Acernegundo‘Aurea’)属于槭树科槭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其叶春季

呈金黄色,后逐渐转为绿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研究表明,彩叶植物中富含类胡

萝卜素、叶绿素、黄酮等物质,可调控叶色变化,然而对金叶复叶槭叶色变化过程中

的生理及分子响应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金叶复叶槭叶色变化的三个时间点

(5月、7月、9月)采集的金叶(YL)、嫩绿叶(LGL)和绿叶(GL)为试验材料,

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并通过类胡萝卜素代谢物检测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对金叶复叶

槭的叶片呈色机制进行探索,为揭示其叶片呈色机理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升高,导致叶片颜色转绿。通过对金叶复叶槭不

同时期叶片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发现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性增

长,在金叶(YL)期含量最低,在绿叶(GL)期含量最高,导致总叶绿素/类胡萝卜

素(Chl/Car)比值显著增加,说明金叶复叶槭叶色变化与Chl/Car比值升高有关。

(2)类胡萝卜素物质的积累促使金叶复叶槭叶片呈现金黄色性状。通过对不同

呈色时期金叶复叶槭叶片进行类胡萝卜素代谢组检测,共检测出50种类胡萝卜素,

其中有11种类胡萝卜素酯为YL期独有。此外,发现叶黄素棕榈酸酯和叶黄素肉豆

蔻酸酯含量较高,是金叶复叶槭叶片YL期主要积累的类胡萝卜素酯成分。通过KEGG

富集结果显示,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通路中绿叶(GL)期富集的差异代谢物β-隐黄

质含量和玉米黄质含量显著下降,仅为金叶(YL)期的0.22和0.05倍,说明这些物

质的积累促使金叶复叶槭叶片在春季呈现金黄色性状。

(3)对金叶复叶槭三个时期的叶片样本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取了

64.15Gb的高质量数据。其中,YL、LGL和GL三组不同时期样本的平均高质量reads

数均达到4600万以上;高质量reads的平均碱基总数(CleanBase)分别为7.2Gb、

7.1Gb和7.0Gb且Q30的平均读度达到了93.94%以上。高质量数据与复叶槭参考基

因组比对效率在90.12%到94.13%之间,所得测序质量较高。转录因子(TF)预测结

果显示,共有488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推测为与37个转录因子家族相关。

(4)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及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导致叶色

由黄变绿。对金叶复叶槭叶片呈色的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分析发现,与金叶(YL)期相

比,绿叶(GL)期类黄酮合成途径中PAL、4CL、CHS基因表达下调,导致黄酮和黄

酮醇类物质的积累相对减少。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PDS基因上调表达,促使类胡

萝卜素的积累。叶绿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PORB、CAO和光合作用petC基因及

叶绿体发育关键调控的GLK转录因子上调表达,共同促使叶绿素含量增加,从而导

致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hl/Car)比值显著增加,叶片由金黄色转为绿色。

III

(5)随机选择9个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9个基因中有8个基

因的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数据表现出相似的表达模式,表明转录组数据稳定

可靠。

综上所述,金叶复叶槭叶色形成与叶绿体的发育、光合作用效率以及色素代谢途

径基因均密切相关。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黄酮和黄酮醇类物质含量下降,导致

金叶复叶槭的叶色由金黄色转变为绿色。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金叶复叶槭叶片呈色分

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期金叶复叶槭更好地配置应用和繁育生产。

关键词:金叶复叶槭;呈色机理;生理指标;代谢组;转录组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