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第二批中国石油和化
学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光扩散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被列
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标准
化工作委员会归口,由衢州市中通化工有限公司、安徽壹石通材料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组织起草。
2标准制定背景、目的及意义
2.1标准编制的背景
光扩散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是一种兼具无机与有机材料性能的高分子微球,
具有高耐磨性、高硬度、高熔点、润滑、无毒、无味、透明等优点,是人们基于
环保,节约能源等观念的兴起而造就的产物。目前合成光扩散用聚甲基倍半硅氧
烷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水解?缩聚法、乳液聚合法、硅氢加成法等。其中
乳液聚合法及硅氢加成法实验条件苛刻,不易实施,同时废水排放量大,容易污
染环境。本标准采用水解?缩聚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
合成了光扩散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此法反应温和、粒径可控,产品易分离,反
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滤液可以进行回收后再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作为光扩散剂可以增加光的散射和透射,加入不同材质的
产品后,会以一种细微的透明球体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通过与不同基材折射率
的差异,光源穿透式地进行折射,改变光的行径路线,遮住发光源以及刺眼光源
的同时,达到匀光而又透光的目的,使产品发出更加柔和、美观、高雅的光,实
1
现透光不透明的舒适效果。透明基体塑料中加入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后,在增加其
光散射性能及透射性能的同时能显著提高材料的雾度及透光率,最终得到更加柔
和的光线。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有机硅球形微粉粒径范围在0.8μm~20μm之间,
每差别0.5μm即可分别供应规格品种,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相比其他有机
硅球形微粉,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粉,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有机硅球形
微粉在热塑性加工时不会因局部高温而出现黑点现象,可保持制品长期使用不黄
变;相比于二氧化硅等无机粉体,不存在难以与塑料树脂相容的问题,在多次加
工过程也不会因挤压剪切使微球体破碎,可维持微球的性质保持不变。
基于以上优异性能,使得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LED照
明光扩散板/膜、热敏印刷品等的制造中广泛应用,可改善基材对光的散射和透
射能力,达到透光不透明的效果。同时也可改善材料的润滑性、疏水性、防污性、
脱模性、阻燃性等属性。此外,在塑料、橡胶、化妆品、涂料、油墨中均有光扩
散剂的身影,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从事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生产的企业较多,但市场现状却较为混乱。
由于生产技术的差异,不同企业生产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导致产品纯度不高,杂质含量较多,直接影响
了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其次,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质量管理和控制,
导致产品批次间性能波动较大,无法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稳定性的需求。这种不
稳定性不仅给下游应用领域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此外,由于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性能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损害了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的口碑,消费者在选择供应商时将更加谨慎,甚至转向国外品
牌,这无疑对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构成了挑战。
2.2标准编制的意义及必要性
(1)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对产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等做出规范,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不合格产品对
消费者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2)促进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目前我国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生产企业生产水
2
平及产品品控良莠不齐,制定并实施产品标准将有助于生产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管
理的自觉性,促进质量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3)促进贸易和市场准入:产品质量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优劣的重要
依据,标准化的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促进国内外贸易
的顺利进行;
(4)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