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实录人民版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学实录人民版必修2
设计思路
本课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为主题,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设计紧密围绕人民版必修2教材,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历史变迁的能力,提升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增强学生对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认识,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历程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历程的脉络;2.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1.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交通和通信工具的演变及其原因;2.分析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变迁的具体影响。
解决办法:
1.通过时间轴和地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脉络,突破时空观念的难点;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具体案例,分析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强化历史解释能力;
3.运用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讲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史;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交流;3.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历史场景,体验不同时代的交通和通信方式。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呈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演变;2.通过在线互动平台,提供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3.集成历史地图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交通发展的影响。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展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些图片中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与我们现在的有哪些不同?它们的出现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激发学生对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变迁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授
(1)讲授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详细内容:教师介绍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从人力车、自行车到汽车、火车等,分析其发展原因和影响。举例说明交通工具的进步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
(2)讲授近代通信工具的进步
详细内容:教师介绍近代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从电报、电话到无线电、互联网等,分析其发展原因和影响。举例说明通信工具的进步如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3)对比分析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提高了效率、改变了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等。
3.实践活动
(1)分组模拟历史场景
详细内容: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模拟一个历史时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图片等方式,展示该时期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并讨论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制作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时间轴
详细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制作一个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时间轴,标注关键事件和发明。
(3)小组讨论: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改变
详细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改变?”引导学生从交通、通信、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学生小组讨论
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交通方面:从人力车到汽车,出行速度大大提高,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
(2)通信方面:从电报到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人际交流更加便捷。
(3)生产方面:科技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5.总结回顾
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总结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图片集,包括人力车、自行车、汽车、火车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工具。
-近代中国通信工具的历史图片,如早期的电话、电报机、无线电设备等。
-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如历史书籍、学术论文等。
-中国近代交通和通信发展的地图集,展示不同时期交通线路和通信网络的变化。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收集并整理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图片和故事,通过班级展览或口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