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36T-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doc
文件大小:142.39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1.12万字
文档摘要

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36

FORMTEXT江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36/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

FORMTEXTThetraditionalporcelainofJizhouKiln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发布

DB36/XXXXX—XXXX

PAGEIII

目??次

TOC\o1-2\h\u18256前??言 IV

11915引??言 V

274051范围 1

21138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3663术语与定义 1

287204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8

158195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判定依据 11

233526吉州窑传统瓷器的检测 12

126附录A(资料性附录)吉州窑传统瓷器参考检测项目 13

22743附录B(资料性附录)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传承 14

14421参考文献 1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艺术陶瓷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吉州窑管理委员会、景德镇陶瓷研究院、吉安市吉州窑瓷烧制技艺研究院、吉安市刘品三吉州窑陶瓷艺术博物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吉州窑陶瓷协会、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晓玉、罗春华、吴浪、刘品三、罗军平、吴声乐、罗仲华、袁文瓒、江鹏飞。

引??言

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宋时,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等。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国古代瓷业生产,积累制作技艺作出了巨大成就。它善于学习当时定窑、磁州窑、龙泉窑、建窑、景德镇窑的艺术,又独具风格,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名贵产品。

吉州窑现状如下:(1)吉州窑黑瓷釉的发色质量和稳定一直以来都制约着吉州窑黑瓷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黑瓷色度表样的研究尚属空白。(2)从事吉州窑陶瓷产品行业的人员普遍从业素质和层次不高,专门从事的陶瓷人员较少。(3)市场较为离散,没有标准化的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产业链的分化程度不够,外观、材质和功能性等的设计、研发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品牌建设不够,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中没有重点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等原因。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开展了吉州窑陶瓷工艺传承与创意产品开发的标准化工作。

依托传统吉州窑制瓷非遗技术,利用吉安丰富的瓷土资源,结合当代文化创意理念,采用现代化科学分析手段,得到了适合吉州窑产业化生产的胎料和釉料最佳配方、高档日用瓷和艺术瓷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瓷胎制备,釉料制备,加彩工艺,升温曲线,窑内气氛,冷却制度等工艺参数)和技术装备,实现了黑瓷养身日用瓷、艺术瓷生产标准化。

本标准的制定依托吉州窑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对中国陶瓷窑口的发展及使国际陶瓷学界全面、深了解中国吉州窑也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吉州窑传统制瓷术语与定义、工艺流程、分类纹饰和瓷器特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使用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生产的艺术瓷器及日用瓷器类制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