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1wondersoftheworldUnit3languageinu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Module1wondersoftheworldUnit3languageinu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Module1wondersoftheworldUnit3languageinuse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思维品质。通过学习世界奇观的相关表达,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互动讨论和任务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九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前几单元中接触过介绍世界奇观的文章,对相关词汇和表达有一定的熟悉度。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仍保持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对于有趣的话题和实用的语言技能。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偏好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也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词汇量不足,难以理解文章中的复杂表达;二是语法结构较为复杂,如条件句、虚拟语气等,学生在运用时可能不够准确;三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习惯不够熟悉,可能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此外,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可能会因为紧张而缺乏流利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世界奇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讲解相关语法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世界奇观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世界奇观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加深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世界奇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软件:通过互动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世界奇观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奇观吗?它们为什么会成为奇观?”
展示一些关于世界奇观如长城、金字塔、自由女神像等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世界奇观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世界奇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XX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奇观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世界奇观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世界奇观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XX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奇观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世界奇观案例进行分析,如长城、埃及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奇观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世界奇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世界奇观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世界奇观对旅游业的影响”、“世界奇观的保护与传承”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世界奇观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奇观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世界奇观的基本概念、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