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学校“五一”劳动节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最新版).docx
文件大小:24.5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3.57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学校“五一”劳动节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最新版)

活动背景

“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在202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2.通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5日-5月10日

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活动内容及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4月25日-4月26日)

1.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五一”劳动节的由来、意义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校园广播在每天课间操和午休时间播放劳动主题的歌曲、诗歌和故事,如《劳动最光荣》《悯农》等。

-宣传栏张贴劳动模范的图片和事迹介绍,展示劳动的伟大和光荣。

-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向学生讲解劳动节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

2.发布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和活动要求,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具体情况。

-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发布活动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收到相关信息。

-组织各班班长召开会议,详细解读活动方案,要求班长向班级同学传达活动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劳动教育课程(4月27日-4月28日)

1.开设劳动教育专题课程,邀请劳动模范、家长志愿者或专业教师为学生授课,讲解劳动技能和劳动安全知识。

-邀请当地的劳动模范走进校园,为学生作报告,分享他们的劳动故事和工作经验,激励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邀请家长志愿者到班级,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为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劳动技能,如烹饪、手工制作、家电维修等。

-学校劳动技术教师为学生上劳动安全知识课,讲解在劳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劳动安全意识。

2.组织学生观看劳动教育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大国工匠》《舌尖上的中国》等,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魅力和价值。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教室观看视频资料,观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要求学生撰写观后感,加深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阶段:校内劳动实践(4月29日-5月1日)

1.校园卫生清扫

-组织全体学生对校园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扫,包括教室、走廊、操场、花园等区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各小组的清扫任务和责任区域,确保清扫工作不留死角。

-在清扫过程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校园环境。

2.绿植养护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植的养护工作,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邀请学校园艺师傅为学生进行培训,讲解绿植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班级为单位,认领校园内的绿植区域,负责该区域绿植的日常养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3.校园文化布置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布置活动,如制作手抄报、绘制黑板报、悬挂宣传标语等。

-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制作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作品。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

第四阶段:校外劳动实践(5月2日-5月6日)

1.社区志愿服务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打扫社区卫生、关爱孤寡老人、宣传环保知识等。

-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确定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名带队老师,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农业劳动体验

-组织学生到农村或农业生态园,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联系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或农场,安排学生参与农作物的种植、采摘等劳动活动。

-邀请农民伯伯为学生讲解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通过农业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