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1河流地貌——《游长江,识地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文件大小:23.0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3.96千字
文档摘要

4.1河流地貌——《游长江,识地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游长江,识地貌》中的河流地貌。具体内容包括河流的侵蚀地貌、堆积地貌以及河流的发育过程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地貌与地表形态”这一章节相关联。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地质学知识,对于岩石、土壤等自然要素有所了解,为本节课学习河流地貌奠定了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观察长江地貌,使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的特征。

2.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3.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地理学科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然地理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面临着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以下是针对本节课的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高一学生地理学科基础普遍较好,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和地理思维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2.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地形地貌的基本知识,对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有所了解。但面对更为复杂的河流地貌,如侵蚀、堆积等地貌类型,学生的知识体系可能不够完善。

3.能力方面: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识别河流地貌特征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思路。此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也需加强,以便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

4.素质方面: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河流地貌,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行为习惯:高一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地理教学挂图、地球仪。

2.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网络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3.信息化资源:长江地貌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4.教学手段:实地考察(模拟或实际)、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长江流域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河流的形态和特征。

2.提出问题:长江作为我国第一长河,其地貌特征有何特点?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河流地貌。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河流侵蚀地貌(5分钟)

-讲解侵蚀地貌的概念和类型,如峡谷、瀑布等。

-展示长江峡谷的图片,分析其形成原因。

-学生观察图片,总结侵蚀地貌的特点。

2.河流堆积地貌(5分钟)

-讲解堆积地貌的概念和类型,如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展示长江三角洲的图片,分析其形成原因。

-学生观察图片,总结堆积地貌的特点。

3.河流发育过程(5分钟)

-讲解河流发育的四个阶段:侵蚀、堆积、平衡、退化。

-展示长江发育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各阶段的特点。

-学生观察示意图,总结河流发育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展示:选取部分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长江地貌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长江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2.小组代表发言: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河流地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河流地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学时间: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地理大发现》中关于长江流域的地理特征和地貌形成章节。

-《地理教育研究》杂志中关于河流地貌教学案例的文章。

-《中国地理图鉴》中的长江流域地理景观和地貌类型专篇。

-《自然地理学》教材中关于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的章节。

2.鼓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