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与分区研究.pdf
文件大小:3.87 MB
总页数:80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8.87万字
文档摘要

本研究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地块识别及再利用

路径研究”(QNJJ2019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村镇土地多维度多要素可追溯调

查技术研发”(2020YFD1100202)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耦合‘三生’空间发

展的典型地区县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模式”(2022YFC3802805-03)资助。

摘要

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土地供需矛盾以及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的现象。特别

是乡村地区村庄用地存在面貌乱、土地利用效率低和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生态涵养

区承担着保障区域基础生态安全的重任,区域内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威胁到区域生态可

持续发展。减量化管理的本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绩效。

探索生态涵养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与分区方法,不仅可以响应生态涵养区生态保

护优先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并可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技

术理论与技术支持。

本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

首先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密云区村庄用地的规模形态、空间

分布和社会经济特征等;其次运用InVEST模型分析密云区生境质量状况,并识别密

云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维度选取指标,

构建密云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估方法,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村庄用地减量地块;

最后,借助三维魔方法对减量地块进行类型划分与分区,并提出针对性的减量策略。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村庄用地地块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密云区村庄用地地域性差

异明显,村庄用地总量大、分布散、图斑小,村庄用地分布受道路、河流等影响大。

(2)密云区生境质量分析结果和生态安全格局显示,密云区生态安全生境质量具

有明显的区域性聚集分布特征,高值区分布在密云区的北部和中部,低值区集中在密

云区西南部城镇等村庄用地相对密集的区域。生态源地总面积78165hm2,约占研究区

总面积35.06%,15条生态廊道总长度479.11km。

(3)密云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评价结果显示,评价结果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东北

高、西南低的特点,结合密云区减量规划要求,基于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结果,

确定减量地块总面积789.84hm2,数量1339个,主要分布在冯家峪镇、高岭镇以及大

城子镇等浅山、深山区。

(4)密云区减量地块可以划分为近期减量区(生态-空间减量型、生态-发展减量

型、空间-发展减量型)、中期减量区(生态安全减量型、空间稳定减量型、发展适宜

减量型)、远期减量区(综合减量型)共3区7类减量类型,不同分区减量地块应采取

不同的减量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村庄用地;减量;生态安全格局;密云区

Abstract

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Chinahasledtothecontradictionof

landsupplyanddemandaswellastheinefficientuseofconstructionland.Inparticular,

villagelandinruralareashasproblemssuchasdisorderlyappearance,lowlanduse

efficiencyandecologicalenvironmentimbalance.Theecologicalconservationareabearsthe

importanttaskofguaranteeingthebasicecologicalsecurityoftheregion,andtheexpansion

ofconstructionlandintheregionseriouslythreaten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

regionalecology.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