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归总”问题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4.4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4-10
总字数:约1.4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5

《“归总”问题》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姓名

陈夏玲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学科

数学

课题

“归总”问题

教科书

书名:三年级义务教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使学生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迅速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掌握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脱式计算。

4×6÷842÷6×330÷6×5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公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3.提示课题。

提出问题:“6元一个的碗,妈妈买了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师:大家来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知道了6元一个的碗妈妈买了6个,现在要用这些钱改买9元一个的碗。求可以买几个。

师: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2)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

师:图中两条线段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它们是同样的长度呢?

预设1:第一条线段中,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6元),买6个画6段,线段的总长度是买6个6元一个的碗用的总钱数。

预设2:第二条线段与第一条画同样长,表明还是用这些钱(36元)来买碗。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9元),能买几个就应该画几段。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引导学生从第一条线段图上的信息出发进行分析:

已知每个碗6元(单价),又知道买了6个(数量),就可以求出一共用了多少钱(总价)。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就可以求用这笔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预设1:列出分步式:

6x6=36(元)

36÷9=4(个)

预设2:列出综合算式:

6x6÷9

=36÷9

=4(个)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预设:4个9元的碗总价是36元,6个6元的碗总价也是36元。解答正确。

(2)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先让学生回顾与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后教师小结: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钱的总数是不变的,都必须先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再根据要求进行后面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第72页“做一做”。

2.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23.第74页第11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归总”问题

中间问题:这些钱(总价钱)

分步式:6×6=36(元)综合式:6×6÷9

36÷9=4(个)=36÷9

单价×数量=总价=4(个)

总价÷数量=单价

答:可以买4个。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教学过程分导、思、研、展、提五部分。